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贵女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卫郑雅已然下葬,沈宙叔侄告辞,凤州城却未能重归平静。
因为司徒卫崎告假归来了。
虽然知本堂一支重心一向在帝都,但终究还是属于凤州卫氏,没有能够达到帝都卫氏这样的声望。凤州卫氏的桑梓是凤州,不管子孙在何处,有何等成就,祖屋只能在凤州。纵然在帝都亦有新祠,可祖宅祠堂毁坏,知本堂岂能不顾?
尤其这次祠堂毁坏的缘故还是为戎人纵火所致。
若是寻常走水,卫崎悄悄派个子侄回来主持修缮一下,再敬一回香火也就成了。偏偏这次涉及到戎人潜入凤州、大肆报复凤州卫氏——如今全天下都知道了,卫氏阀主卫焕在奏章中字字血泪的控诉戎人歹毒行径中,将知本堂祠堂被毁坏列在了……嗯,第一条。
阀主如此重视,卫崎还不亲自回来主持修缮,还是人么?
所以不管卫崎这段时间愿意不愿意,他只能声泪俱下的去向圣上告假,携妻带子的返乡修缮祠堂、向被惊扰的先人请罪。
有宋含、宋端、卫郑雅这些被“戎人”刺杀的例子在前,卫崎回来的非常慎重。他利用自己燕州行台的职权,以燎城被砌筑京观为理由,特意向圣上求了一道上谕,准他从燕州调了一支军队,一是护送他回凤州、二是在卫崎抵达凤州后,这支军队将开赴凤州州北,搜查与抵挡戎人。
如此卫崎回来得就比沈氏叔侄要晚得多。
一直在沈氏叔侄离开凤州后的次日,才风尘仆仆的进了凤州。
进城后头一件事情,当然是立刻回祖宅向先人英灵请罪。
接到消息的卫焕早已带着人在知本堂祖宅外等候。
卫崎少不得又要先下轿来觐见阀主,并让膝下子嗣挨个上来叩见——毕竟卫焕不但是阀主,辈分也与卫崎相齐,他亲自在知本堂外等候,表明对知本堂祠堂受损一事的重视,于情于理,知本堂这一支也必须感谢万分。
一番见礼寒暄下来,晌午也过了。
总不可能见完礼就打发卫焕走,卫崎只能继续请卫焕进府一叙。
这一叙卫崎差点没吐血——因为卫焕一坐下来就指出,经过他的亲自勘察与追查,这次知本堂的祖宅之所以为戎人纵火毁坏,一个是防守懈怠,第二个就是祠堂周围建筑皆为木制,极易毁于火中。
所以他建议卫崎索性也不要修缮了,干脆趁这次回来,把整个祠堂都重建一遍,对,弃用木材,用石料!而且还是深山之中才出的长条青石。
卫焕甚至让人抬了两块放到如今的祠堂外让卫崎随意可以去过目。
“倾岳放心罢,那石料老夫亲自看过,使人斫之,精钢刀剑,难留痕迹;使人焚之,其色不变。”卫焕眉飞色舞,俨然历经艰辛万苦才解决了天大的难题后如释重负,诚恳万分的道,“一条青石,纵然壮年男子,非四五人不能抬也!决计是极好的石料!若用这等石料建造祠堂,必将万无一失!”
……凤州全境都没有什么象样的山,按卫焕说的这种长条青石必须要到其他州郡,哦,最近的就是快马加鞭也要数日才能赶到的青州的山里去采伐。青州是苏氏的桑梓地,少不得还要与苏氏去打个招呼。
这一来一回以及和苏家交涉要耗费的辰光且不论,这石料,精钢刀剑砍上去连点痕迹都留不下!火烧了还不变色——采伐的难度可想而知!
再看运输,一条青石,就沉重到了要四五个壮年男子来抬的地步……
这……这得用多少骡马?!
即使顺利运到了凤州,修筑起来,又得用上多少人力物力?
钱财
也还罢了,不管是瑞羽堂还是知本堂,现下都不是修不起一座祠堂。问题是,卫崎如今还领着司徒之职,这次因为要修缮祠堂,卫崎都回来了,知本堂余人岂能不一起告假随行?
这些人在朝中或多或少都有差使,朝廷之事不可能因为一个堂的离开就停在那儿等着。这就意味着知本堂一干人在凤州多留一日,他们在帝都的差使就有可能被夺走或被架空,包括卫崎亦然。
本来祠堂损伤的不厉害,也就伤了一个角,知本堂祖宅中有现成的木料,寻个匠人修缮下,最多三五日,连里头牌位都不用请出来。
结果现在卫焕一开口,一个重建,单是把那许多牌位挨个请到别处,再将原本的祠堂拆除,就不是三五日能够打得住的!
拆除之后,还要用那么恐怖的青石来重建……
卫崎默默咽了几口老血,才勉强笑道:“阀主所言极是,奈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