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女圣骑士毕业装备),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了,一炷香时间到,现在开始发言,谁先来?”
夫子放下手中的铜铃和玉棍,环视了一圈,问道。
“夫子,我先来!”
说话的是华青杉,他昨天的功课又没做好,所以急切的希望能在夫子面前好好表现。
“咳咳,夫子,各位同学,我所要阐述的是‘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所谓中庸之道,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中庸即不偏不易。所谓‘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学生有不同看法。”
华青杉刚刚阐释完,就有一名约十岁的少年站了起来。
“华明兄有何高见?”
提出反驳意见的是偏远杂支的华明,他的血脉已经远的不入排序了,像这样的杂支子弟,只有天资十分出色才能进入族学读书。
“在下觉得所谓‘节’是指行事的原则,判断事物的的标准,‘中节’就是指要按原则行事,而非只是节制。”
夫子缕了缕胡须,沉吟了下。
“青杉,你先坐下吧,华明,那你破题用的哪一句?”
看见夫子的表现,华明强忍住兴奋,侃侃而谈道:
“学生想用‘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这句话。‘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君子能与不同的人合作,但却不会盲从,君子恪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国家政治清明,不会放任自己,无所作为;国家混乱无常,也不会放弃自己的道德操守,这才是强者。所谓中庸之道,无外乎是像这样无论什么条件都能恪守自己内心的原则和底线。”
夫子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又有不服气的学生自发的站了出来辩驳。
……
很快,全班一半多的学生都发表了看法,华青枢也将自己的论题换成了“人皆曰予智,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避也。”站起来阐述了一番。
青瑶一边听,一边不住地在心里暗叹,世家就是世家,都是少年英才,不能小觑别人啊。
虽有如此感叹,但青瑶还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她又捋了捋自己的思路,然后整整衣袖,站了起来。
“夫子,学生也有一点拙见。”
青瑶站起身对夫子施了一礼,夫子点了点头。
“讲。”
“学生想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句话来破题。”
夫子闻言终于惊讶了。
“这句话倒很少被人拿来破题。”
“是,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亮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这是孔圣人在说明要做到中庸的难度。而依学生看来,这中庸之道,可难可易。”
“有意思,你继续说。”
“说其难,不过是因为这中庸二字,难以把握。按学生看,这中庸之道可以把它分成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