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五行必背口诀),接着再看更方便。
历代以来,为君者无不忌讳臣子朋党,尤其是文官武将往来甚密,一时情急,竟忘了掩饰。杜承宇心思微转,忙道:“陈将军将其报升致果校尉时,臣觉得此人名字听着实在陌生,为免有失,臣去了趟雁门关,了解此人素日品行及众人口碑。方才说的那些,都是在雁门关调查得知。”
天子似笑非笑:“杜爱卿素来忠于职守,果然不错。就依卿所言,将刘觥奕派去金锁关退敌。”
刘觥奕不负众望,连着几次大战得胜,将北朝逼得丢盔弃甲,退回草原。连老狼主都重伤不起,最终丧命。得胜班师的刘觥奕,在殿上被先皇御口赐封麒麟将军,几年来,一直在几个关隘轮守,不曾回京,招兵练兵乃至修城出征,都由他一人决断。一时间,人人都说刘觥奕要自立为王,不听调宣。圣上耳朵里也听了不少,却只一笑置之,将御案那些弹劾的本子尽数退了回去。刘觥奕也当真忠心耿耿,驻守边疆尽心尽力,从未起过异心。
和平总是短暂的,惨烈的战争,仅仅换来了十年的平静。为了南朝丰富的物产、温润的气候,北朝的火器平夏的骑兵结合在一起,如草原上的暴风一般,直向雁门关奔袭而来。刘觥奕时任太原府守备,数日亲驻关上。纵是他对战经验丰富,也一时想不出退敌之策。前些年天时不佳,几大粮食产地欠收,军粮短缺,士兵得到的粮食供给越来越少。若此时出战,士兵体力不足,胜算极小。他始终高悬免战牌,只守不攻。虽保得雁门关不失,却令朝内大臣议论纷纷,只道他胆小怕战,更有甚者说他与北朝勾结,只等耗干南朝国帑,便投诚北朝做一字并肩王。
三人成虎,纵使圣上再有心维护,也堵不住悠悠众口,更何况国库空虚,真的没有本钱再浪费时间了。终于,圣上决定御驾亲征,提升士气,与平夏北朝联军决一死战,早日结束战争。
时间定在开春的时候,那时候牧草返青,草原上的民族渐渐会忙于牛羊之事,家中需要壮劳力。思乡之情日盛,大大影响士气。
南朝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莫名的进行了一场规模庞大而毫无意义的进攻,士兵死伤过万。原本人数相当的局势瞬间被扭转。满朝上下愁云惨淡,不想过了一个月,突然传来了南朝大胜的消息,圣上班师回朝。虽是胜了,御座上那人的脸在十二冕毓的遮挡下依旧铁青。
刘觥奕当朝被剥夺兵权,打入天牢。罪名正是轻敌冒进,致使损兵折将。士兵的家人哭喊着跪在皇城门口,呼喊着刘觥奕不死不以平民愤。
三日后,麒麟将军刘觥奕问斩。
本朝史官对这场战事的最后记录为:时,上英武果敢,奇袭平夏王都,传谣于北朝军中,以乱其心。敌自退,不战而胜也。
而刘觥奕三个字,只字未提。据说,这也是圣上的意思。
曾经有一个看守天牢许多年的老狱卒,告老回乡后,在酒醉时曾对乡人说过,刘觥奕临刑前夜,先皇将所有人遣开,在天牢里呆了很久,天将明之时才离开。
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是先皇指责刘将军致使英魂难归乡,还是刘将军乞求先皇不要为难家人。行刑的时候,台下黑压压一片,有哭骂刘觥奕狗贼害死父兄的,也有曾与他朝夕相处十余年的军士送他一程的。
刘觥奕神色平静,望着那些人,眼角然后觉得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离着最近的酒楼二楼远远望着他,他望着那个方向,嘴角微微勾起一笑,那是留在杜承宇眼里心中的最后画面。
而现在的一切又仿佛当年自己与刘觥奕的往事重现,只希望儿子不要与自己一样,留下永久的遗憾,这是杜尚书的愿望。事关天家,也不是谁可以一力扭转的,只希望那个人不要像刘觥奕那般倔强,尚有一丝转圜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