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不明不白的),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在有了充足的人手,还有能轻易破开山石的炸药,经过交通司的初步勘探,预计能在半年之内全部完工,最晚不超过八个月。
但造价很高,每个月光人工支出至少需要三十六万两白银,加上工具、炸药、水泥和少量钢材,差不多就得奔着四十万两去了。
“皇帝陛下,如果把人工减少到两万,时间延长到一年,至少可以节省一半的费用。”一次性花二百多万两白银修缮四条路,不光满朝文武觉得浪费,连熊三拔也认为太贵了。
“假如从米兰修条路一直通往东方,你觉得还会有十字军东征吗?”
看着穿了大明朝服,下巴留了胡须,依旧不像大明官员的异类,洪涛笑了。啥信仰啊,只要诱惑足够大,信仰随时都能废,也能改。
眼前就是例子,堂堂耶稣会的传教士,当得知能在和欧洲一样大的土地上充分发挥才能,不停修建一个比一个宏大的工程时,脑子里的上帝就逐渐被甲方给替换了。
他本名叫萨巴蒂尼.德.乌尔西斯,出生在意大利南部的莱切,就是靴子跟上的一座城,还是個历史挺悠久的贵族家庭。
之所以被冠以熊姓,是因为乌尔西斯在意大利语中有熊的意思,而萨巴蒂尼,音译成了三拔蒂尼。但他对这个名字挺满意,即便与席尔瓦等人交谈也坚持要用中文名,不愿被称为乌尔西斯或萨巴蒂尼。
“……陛下,臣以为人的贪念是无止境的,十字军东征依然可能存在,只是把耶路撒冷换成了兰州,也没准是京城。而更大的可能,是陛下率领陆军一路向西。”
可是不管他怎么让名字、服饰、甚至胡须更像大明子民,但文化方面的差异短时间内是改不过来的。比如这句话说的就非常不中听,很不符合汉文化里的中庸之道。
“不管向东还是向西目的都一样,利益。想获得利益就要走路,越远越好。你们从意大利驾船来到东方,同样是追求利益。海上同样有路,路的尽头就是利益,对吧?”好在洪涛也不怎么符合中庸之道,喜欢把话说得很露骨。
“……陛下要把路一直修到欧罗巴去?”熊三拔就算再不懂汉文化,也能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出一丝血淋淋的味道,顿时就惊了。
“不是我修,是你来帮朕修。当它修好之后,朕亲自为你写一篇文章,用最硬的花岗岩在沿途矗立起石碑,将文章刻上去。
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为这条路想名字了,一定要想个好听、容易被人记住的。多想几年,那毕竟是要流传千百年的名字,不急于一时。”
听懂隐含的意思就对了,洪涛并不怕被人知道野心,因为野心后面全是闪耀着金光的利益。反倒怕没人能看到,那就没法画大饼忽悠了。
“可是……西边有很多国家与大明没有交往,他们会同意修路吗?”熊三拔使劲儿眨了眨眼,强忍着没去碰吊在眼前的大饼,多问了一句,想先知道里面有没有馅,是肉的还是素的。
“朕会说服他们的,你只需想办法把路修的更快更好,可以运输更多的人和货物。”洪涛没有给出明确回答,只肯定了饼是真的,具体什么馅还要看个人努力。
“……实际上在接到了陛下的旨意时,臣就有个比较大胆的想法,为何不用轨道铺设在路面上呢?那样运力可以提高好几倍。”熊三拔好像听懂了,然后就开始努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