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下谋妆最新章节),接着再看更方便。
折腾了一个月冷云晖一行终于到了盐城,盐城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是我朝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共有大大小小几十家盐场,冷家经营的伍佑盐场因是官府特许经营并不由官府直接管理,所以规模受限,只能算是中等。但因全国也只有3家特许经营的盐场,所以伍佑盐场的地位在民间也不容忽视。
冷云晖到了盐场以后也顾不上休息,立即召集盐场的主要负责人开会。为了便于管理,盐场分为五个总,总长们只对盐场主管负责,每个总又管理3个灶,每灶大概百人。这次为了弄清情况,冷云晖便将盐场主管、五名总长和十五名灶长全都叫了过来。
仅一刻钟众人便都聚集在了海边的简易帐篷中。这一次的事件给盐场带来了不少损失,已经跑了两成工人,严重影响盐场的生产,所以大家一看见少东家来了立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冷云晖扫了一眼众人说了声安静,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很有威慑力,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到,帐篷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冷云晖望向一个四十来岁看起来比较忠厚的中年人道,“冯主管,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再给我详细的说一遍”。
冯杰便将盐场死人的事从头说了一遍,末了又讲到最近这个月虽然没有再死人,但盐场却传出闹鬼的传言,且越传越离谱,有些说梦见死去的工人给他们托梦,还有的说半夜听见有人喊冤,更有甚者说见到了他们的鬼魂。总之,盐场已经没有办法正常运转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损失了几万两白银。
冷云晖又转头看向其他人,问他们有什么看法。众人均觉事情蹊跷可也猜不出此人的用意究竟是什么。若说带来的不利后果那就是降低了盐场的生产速度,但是盐城只有这一家特许经营的盐场,其他的都是官府直接管控的,根本没有利益冲突,所以不可能是其他盐场的人做的,那这幕后之人究竟是谁呢?
冷云晖沉思片刻问道,“出事这两个月盐场产盐量是多少?”
冯杰答道,“上个月也就刚刚一万石,这个月因为跑了不少工人勉强凑出八千石。因为每月要上缴一万石,所以我们还得用原来多生产出来的盐贴补,或者就是补缴两千两白银。具体怎么做还请少东家示下。”
众人又纷纷感慨,辛苦了一个月不光白忙还亏损许多,怎不叫人郁闷。
冷云晖吩咐冯杰道,“补缴罚银吧,这两个月的事情恐怕别的盐场已有耳闻,如果交够数量反倒让人起疑,引得上面派人来查就不好了。”
冯杰点头称是,冷云晖又嘱咐了众人几句便让他们散去。
冷云晖暗自行思,幕后之人搞出这么多事就是为了引自己过来,可等自己出发来这里,他却想尽办法耽误自己的行程,却只是在这里装神弄鬼吓唬工人。难道只是为了让自家盐场不能生产出足够的盐?这对他能有什么好处呢?自家盐场每个月的产盐量都是官府核定的, 若不能按时交纳足够数量则会被处罚,须补缴银两以代替;但盐场如果老老实实按规定数量生产,那么利润非常之小,只能靠贩卖多生产出来的私盐赚取可观的收入。这两个月,幕后之人想方设法降低盐场的产量,难道想用这种办法来拖垮盐场?这显然不合常理。那他们这么做到底为什么呢?
冷云晖一时拿不定主意,问向身后一个瘦长身材,面色黝黑的年轻人,“卫军,这件事你怎么看?”
卫军此人自小在海边长大,家里人以捕鱼为生,五岁那年父母出海遇到暴风雨便再也没有回来,他便成了孤儿。冷云晖第一次随父亲出海时在海边遇到了他,他被一群大孩子欺负但却奋力反抗,冷云晖执意要救他,冷平见卫军虽小但有骨气就同意了,之后冷平送卫军去学艺以便日后跟在冷云晖身边保护他,直到三年前,卫军才下山跟在冷云晖身边,卫军也是知恩图报的人,对冷云晖忠心耿耿,人也能干,冷云晖很是器重他。
卫军犹豫地说道:“少爷,我想不出来,这人做事很是奇怪。”
冷云晖叹口气,索性先不去想这些,自己找不到幕后之人不如等着他来找自己。既然已经来了,就先安顿一下工作,安稳人心才是首要的。
卫军看着冷云晖风尘仆仆的样子,说道:“少爷,赶了这么久的路,不然先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处理这些事,精神也更好些。”
冷云晖点点头,卫军便命人去烧水,收拾帐篷。冷云晖走出帐篷,天已经暗了下来,落日的余晖照射在海面上,金光灿灿,本有些疲惫的心在这一刻突然觉得暖洋洋的。冷云晖不禁想起月兰,那个总是露出淡淡笑容的妹妹,心里暗想,一定要尽快处理完这边的事早日回去,以后一定要带她来海边看看,她一定会喜欢的。此时的冷云晖万万想不到等他回去的时候月兰早已不见了。
赶了一个月的路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清晨冷云晖醒来便觉得浑身神清气爽。吃过早饭,冷云晖跟监工打了个招呼客气了两声,便随着冯杰到盐场转悠。
冯杰又向冷云晖介绍了一下盐场目前的情况。详细查看了盐场的账目后,冷云晖心中隐约有了几分主意。
第二日,冯杰引着冷云晖走遍了十五个灶,冷云晖不厌其烦的对工人们做着动员工作,跟他们说最近这些事是自己生意上的对手搞出来的,就是想拖垮大家,现在他已经将事情摆平了,叫大家不用担心。末了又允诺为了补偿工人最近受到的惊吓,给他们每人二两银子的奖励。同时,每人每月加薪三钱。对于那些跑掉的工人如果他们还愿意回来,也不再计较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