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运子跟拓森谁厉害),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七十三章张氏手炉
薄寒初荐锦氍毹,朔气空中通坐隅。
不惜马蹄金一饼,鸳鸯湖畔铸张炉。
——《金粟闺词》清彭孙遹
高泽手中的铜手炉,瞧那颜色应该是红铜烧制的。
圆形,直径大概能有十五、六公分,大小适中,提起来稍觉沉甸甸的,说明铜质优良,属银、锡、铜合金材质,九炼九制。
方盖鼓腹圆腰,下渐收,腹部起有提梁,造型质朴,阔腰束身,底有四足,稳重浑朴。
炉盖透雕冰花纹,系手工凿刻而成,有立体感,打磨精良,光可鉴人。
最主要的是手炉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洗礼,却一点没有锈色,而是发出一种珠光宝气,令人喜爱。
这种珠光宝气,光线柔和不刺眼,看起来非常舒服,难以言表。
最奇妙的是此炉还附有原配火匙,大小适中,放进和取出,要有一定的角度,否则放不进,更取不出。
此炉做工极美,外观一看就是全手工打造,炉内壁也全是手工挖出,因为内壁凹凸不平,机器打磨的才是光的,盖子极其紧密,用手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打开,将盖掉转,则毫不费力就可轻松打开,彰显制作者的精良。
炉的胎壁厚,手感重。
盖子纹饰精美,图案上下有少许错位,这也绝非机器加工所能极的。
无损无缺,品相非常好。
炉小巧可爱,捧于手中大小适宜,重量适中,可暖手、焚香、观赏、把玩。
最主要的是,高泽在炉子的底部看到了“张鸣岐制”4字阴文篆书刻款,加方框,大方得体,有名家风范。
张鸣岐?
那个当了汉奸的两广总督?
不会吧?这老小子应该不会制炉吧?
他也就镇压黄花岗起义还行,上个表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是他,抗战的时候当个汉奸,出任个伪职还是称职的。
制炉?还是算了吧!
那就应该是晚明嘉兴名匠、一代制炉名家张鸣岐了。
高泽早就在赵汝珍的《古玩指南》一书中看过:“张鸣岐,嘉兴人,善制铜手炉,质匀花纹工致,以足踹之不瘪,一时重之,呼为张炉,朱彝尊尝咏之”。
从师傅的那小山似的废品堆中淘到的《鉴物广识》、《新溪杂咏小集》、《梵天炉丛录文物》中也有记载介绍。
张鸣岐,明代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善制铜制手炉,他制作的铜质匀净、光泽古雅的水磨红铜手炉,其炉身多以手工锤敲而成,时称“张炉”。
“张炉”,选用精炼红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炉体娇小,小不盈掌,炉壁却厚约在3毫米左右,锻打而成不加雕凿。
光洁圆浑、平整、素净,手感分量重。
炉盖的工艺制作繁复,皆系手工制成再磨光。
纹饰多为几何状的冰裂纹及缠枝菊、梅、牡丹等,华丽精美。
张氏手炉的特色是炉体不锈蚀,炉盖炉身吻合紧密,经千万次开合而不松动。
炉的内壁光滑。
炉底部都有刻款,以小篆出之,书法自然有度,运刀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为人们所重。
他的铜手炉在当时非常出名,当时人称“大彬壶,鸣岐炉”,将他和时大彬相提并论,名重一时。
这让高泽一下子,就想起了清人彭孙遹曾在《金粟闺词》咏其温炉云:“薄寒初荐锦氍毹,朔气空中通坐隅。不惜马蹄金一饼,鸳鸯湖畔铸张炉。”
由此可知张炉在彼时即是价格不菲的尤物。
其实,高泽知道,手炉起于何时,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定论呢!
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
楚地湿度大,楚人喜欢把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
还有一个说法是,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县令许伍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
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些渊源,但又不确定,相比后一种说法,似乎更确信一些。
因为在唐诗里,手炉已很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