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顶点),接着再看更方便。
吴军自松门驶入鄱阳湖,此时的陈友谅已经东出鄱阳,两军遥遥相对。
朱元璋站在船头,面对身后的将领们,他开始了最后的动员。
“诸位,辗转已久,我们终于要会战敌军的主力了。”
“陈友谅听闻我军赶到,已从洪都撤围迎面而来,一定将会与我们拼死一战。俗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大家与我并行攻敌!”
“此战,当奋勇向前,有进无退!”
“诸位,请尽全力。此战若胜,半壁江山定矣,大势成矣!”
朱元璋当着所有将领的面,深深一揖。
在所有的将领忙不迭的回礼中,他缓缓地直起了身子。
“出发!”
陈友谅,我准备好了,你呢?
薄雾渐渐被吹散,对面陈友谅的舰队逐渐露出了真容。
而随着对面舰队模样的展现,吴军将士们的心情也从高峰逐渐滑落,向谷底落去。
毕竟想到即将与如此巨大的战舰为敌,谁的心情也不会好的。
前排那数十艘舰船之大,竟然只有那三艘远航沙船可以勉强比拟,要知道陈友谅的舰船,那可是可以跑马的啊!
然而这只是前锋而已,后方陈友谅的巨舰还有无数,整齐划一地跟随着前锋行进。
而吴军的舰船,还是当年采石矶之战时俘虏的元军战船,甚至还没有那三艘沙船大,就更别提陈友谅的巨舰了。
将士们的士气不可避免地下降了些许,不过有之前“祥瑞”的支撑,大部分将士们还是相信,自己一方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众将也在惊叹,有人稍有些胆寒,但是几位目光独到的将领,已经看到了汉军的失误之处。
铁索,连舟。
除了前锋以及少数的舰船之外,其余的所有船只全部用铁索连在了一起,陈友谅觉得这样更平稳,也能发挥自己集群突击的优势。
但是这么一搞,哪怕严凌并不是什么本领强大的将领,也立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缓步走到朱元璋的身后,此时朱元璋正与徐达站在一起,听到脚步声,他转过了身子。
“睿轩,你来的正好,我已有破敌之策。”
“这么巧?国公,达也刚刚想出了方法。”徐达笑道。
“莫若我三人将方法写在手心,如何?且看我等所见是否相同?”朱元璋笑容晏晏,显然发现了汉军破绽让他心情颇佳。
“好。”
三个攥紧的拳头伸到一起,互相对视一眼,同时打开。
三个“火”字。
三人同时大笑不止。
“陈军破矣。”
后世便有一罗姓者,感太祖与二王之智,遂记其于小说之中,更以此战为模型,塑造了一场脍炙人口的大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