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七十三章 帝不豫 (第1/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红楼之挽天倾好看吗),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宫苑

中秋方过,巍峨、峻丽的大明宫,廊檐之上的八角宫灯,挂着彩色丝带,仍残留着昨夜的喧闹氛围。

而在偏殿之内,一张紫檀木制的拱形条案之后,年过四旬,头发灰白的冕服中年皇者,正襟危坐,手持饱蘸了朱砂红墨的毛笔,勾勾画画,凝神批阅着奏章。

一旁的大明宫内相戴权,手拿拂尘,恭谨侍立。

前明之时,内监干涉朝政,通过司礼监掌批红之权,辅佐天子,分忧国事,形成了围绕皇权为中心的内监、内阁的二元权力构架。

但陈汉汲取前明教训,太祖、太宗都严禁宦官干政,因此戴权虽有“内相”之名,却无内相之实。

只是暗地里执掌内缉事厂,以内卫司察百官,而被一些文官忌惮。

当然,没有司礼监的从上到下制衡,对继任之君的权术、手腕要求都相应提高,幸在陈汉方历百年,几任君主还算勤政,通过分化、瓦解,从中枢到地方,政令尚通,倒不至于被文官集团的官僚全面压制。

条案之上,由通政司收发的六部九卿、詹事科道、地方督抚送来的奏疏,在一旁的条案后,按中枢地方,军政刑名,轻重缓急整整齐齐分列几摞。

崇平帝瘦削、硬朗的面容上,愁容密布,批阅完一封奏章,眉头紧皱。

崇平帝自即位以来,除前六年,太上皇高居重华宫,退而不休,崇平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过多插手朝政外。

近年来,可谓宵衣旰食,夙夜在公,然而国势却一日不如一日,北方胡虏为患,各地则灾害频仍,以致贼盗蜂起,边事、赈灾、剿寇……银子哗哗得花,国库亏损严重。

而崇平帝不尚奢华器用,比之“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的前明亡国之君嘉靖,还要节俭。

身上龙袍缝缝补补补,都舍不得换新的。

崇平帝将折子扔至一旁,冷声道:“陆祺在固安催促军械、军粮的奏章,都送到宫里来了,楚王是怎么做事的?”

自山东提督陆祺率兵北上以后,保定的康鸿也侧应北上,进兵涿州,两路大军形成钳形攻势,伺机与东虏决战,营造出关门打狗的局势。

但陈汉军卒战力远逊于东虏,只是压缩东虏精骑的活动空间,逼其退出幽燕之地。

“戴权,派人去传旨楚王,让他务必在月底前,筹齐一应军粮、军械,支应陆祺,前线军情如火,不得贻误!”崇平帝脸色铁青,沉喝说着,又问道:“回来,今日是谁在内阁值守?”

按着定制,内阁当留员值守,以处置突发之事。

“奴才遵旨。”戴权躬身一礼,正要出去,闻言,诧异了下,说道:“是韩阁老,不过赵阁老也在。”

韩阁老,就是内阁次辅,吏部尚书韩癀,赵阁老就是工部尚书赵翼。

陈汉仿明制,在长安重修宫殿之时,敕设四殿华盖,谨身,武英,文华;二阁:文渊,东阁。

然而,如今内阁有着五人。

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户部尚书杨国昌。

次辅,谨身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韩癀。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李瓒,以及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赵翼。

崇平帝默然了下,沉吟道:“着人唤韩卿、赵卿过来议事。”

边事不振,杨国昌举荐之人,坐守城池,难堪大任,他现在倒也想听听这位吏部天官的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狼狈 大巫驾到 星际未来之皇后 暖色 一扫诸天 箭穿万里 陪嫁丫鬟的逆袭 枕上宠婚:全球豪娶小逃妻 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超次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