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霸王孙策壁纸),接着再看更方便。
刮骨疗毒和为曹操治疗头疼都是《三国演义》杜撰的故事,前者关羽刮骨疗毒的时候华佗早已经死了;后者头反正以目前的技术也都是缝不起来的,华佗医术精湛,应该也不会提出用斧子砍开曹操头的愚蠢办法。老罗最喜欢夹杂着个人感情在书里面乱写了(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汗~)。另,从祖父就是父亲的伯父叔父的儿子,即父亲的从兄弟。
(以下是正文)
“不知伯言家中还有什么亲人?”孙策随口问道,但是话一出口,孙策立刻就后悔了。[bsp; 陆逊神色微微一变,但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先父两年前病逝后,在下随从祖父来庐江读书。现在陆家只有从祖父、陆绩和在下三人了。”陆逊语气平静,好像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其实在下有时候想,先父病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不至于像其他叔伯一样,不明不白的冤死在严白虎手里。”
孙策有些尴尬,眼前的这个孩子和他见过的同龄孩子都不一样,就好像一潭深水似的,怎么也看不透。明明只是一个没有长开的孩子,心智却已经像个成年人一般成熟了。孙策沉默了一会,有些愧疚的道:“这件事多少和我还是有些干系的,当时我年轻气盛,欠考虑了。”
陆逊没有答话,只是把头低了下去,很多家中亲人的影子突然从他脑海里跳了出来。陆逊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再想起这些亲人了,叔叔温和的笑脸,表妹绑着红色缎带的小辫子,表哥新买到的弩弓······他们好像突然活过来一样,围在自己的身旁。
孙策看着略有些失神的陆逊,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接下来的谈话,两人面对面站着,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站在一旁的甘宁早就有些不耐烦了,这时候嘴里嘟囔道:“主公,你和这孩子聊着吧,这两天事情可多呢,分派粮草,焚烧尸体,我可懒得在这里磨蹭。”
陆逊缓过神来,诧异的抬头问道:“焚烧尸体?”
孙策点了点头:“是啊。若不将尸体焚化,恐怕会流行疫病。马上就要入冬了,若是伤寒肆虐,恐怕淮南又将面临一场浩劫。”
陆逊一脸抱歉的道:“在下倒忘了这一节。从祖父也想到了疫病爆发的问题,故请来了南阳张机和谯郡华佗,两位先生这次也随在下到了寿春,此时可能已经随粮队进城开始施展他们的回春妙手了。”
华佗和张机孙策是知道的,华佗曾经帮关羽刮骨疗毒,之后还很自信的想为曹操做开颅手术;张机就是“医圣”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在后世广为流传,被中医奉为奇书。虽是受人所托,但是两人不远万里来到寿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伟大的救死扶伤、悲天悯人的慈悲精神啊,比起后世那些黑心的医生们可算是天差地别了。
有了粮食,又有了当世名医的帮助,孙策的底气也就足了,立刻开始了自己对寿春的重建工作。出于对庐江太守陆康的感激之情,孙策将陆逊留在身边做了从军司马,让他从底层开始训练,至于今后能否和历史一样成为东吴的大都督,就要看这孩子自己的努力和命运了。为了保证寿春在入冬之前能给百姓提供足够的住所,孙策下令,只要各地的灾民肯为重建家园出力,便可以领取应得的口粮,这么一来,劳动力的问题也很轻易的解决了。除此之外,孙策还绞尽脑汁设计了一套现代的排水系统,又派人加固了淮河的大坝,同时做了几项引流措施,以防将来曹操打回来的时候依瓢画葫芦,再来一次水淹寿春。
当初雪从天空中飘扬而下的时候,寿春的建造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孙策为了感谢陆康的鼎力相助,也回到了庐江城。此时孙策正倚在窗边,饶有兴趣的看着满天的雪落在院子中的池塘里,渐渐结起一层薄薄的冰来。
听到了背后的响动,孙策回过头来,看见周瑜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进来。夜风沁着凉意,吹在身上不禁有些寒冷,孙策打了个哆嗦,起身关上了窗子,搓着双手问道:“公瑾,有什么事么?”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周瑜边说边坐了下来,“只是寿春百姓的安置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待得明年开春,重新加固一下城墙,缓上几年,淮南又是一片繁华乐土。”
孙策点起了火盆里的火,道:“把子敬从江东特意调来淮南,若是没有点成效,岂不是百忙一场。不过对他我还是很放心的。要说攻城略地,你我可算是把好手,若是说起善后,十个你我都不及一个鲁肃。”
周瑜笑着点点头,孙策沉吟了片刻,低声问道:“曹操那边有什么动静。”
“曹操将曹仁留下来镇守南方的防线,兵马也增派了不少。”
“曹仁啊。”孙策脸上阴晴不定,曹仁在历史上一直是曹魏的南方屏障,曾拒周瑜于南郡,关羽于樊城,马超于潼关,是坚守城池的良将,“曹操留下曹仁,看来是短期内是无南下之意了。”
周瑜眉头紧锁,道:“无南下之意不代表他没有南下之心,十年之约不过是一纸盟书,说撕毁也就撕毁了。曹操此人,譬如饿狼,怎么会忘记南方这片肥腴,一旦嗅到了血腥之气,恐怕就要南下掠食了。”
“这一节我也知道,曹操并不是什么仁慈的君主,我同他立此盟约不过是为了拿回庐江和九江,倒也没指望可以约束到他。”孙策拿着火钳簇了簇火,“留下谁镇守九江,倒是个麻烦的事情了。”
周瑜眨了眨眼睛,道:“兄长忘了庐江血战么?”
“怎么可能忘记。”孙策低低的叹了一口气,“张辽确实是守卫九江的最佳人选,只是······”
周瑜笑道:“主公大可不必顾虑兵源的问题,丹阳的山越已经生活耕作了一年,也算是给周遭的山越做了表率。现在下山的山越越来越多,大片的荒地也得到了开垦,无论是兵源还是养兵,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
孙策看着周瑜在自己的面前滔滔不绝,明明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却得费这么多得心思,难怪英年早逝呢。生在这样动荡的年代,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孙策挥挥手,打断了周瑜的说话,问道:“公瑾,今年也有十九岁了吧?”
周瑜愣了一下,看着孙策,不知道他想说些什么。
“十九岁,也差不多到了定亲的年龄了。”孙策平淡的说道,“之前不是给公瑾讲过有件好事么?”
“这好事你我兄弟还得自己争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