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窃明为什么被禁),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刚才的话不符合方震儒的心思。黄石听见方震儒的口气,立刻明白自己不能随便说想法了:“末将愚笨,胡言乱语,敢问大人的意思是什么?”
“在关内设重关过于冒险了,一旦山海有失,则京师危机、天下震动。”方震儒也不再装样子,侃侃而谈:“朝中有些人上书,说什么守住关内土地,国家已经是极盛,可观建奴自败!笑话,不去剿灭,建奴如何自败?”
“大人所言极是。”黄石下意识地表示了赞同。
这个问题涉及到观测角度问题,黄石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的话,那观后金自败确实是真知灼见,广宁战败以后,王在晋认为辽西已经不可收拾,还不如以山海关、蓟门为防御核心。黄石曾把自己假定在天启、崇祯的位置上,不加派军饷不会有关内大乱,大明就后顾无忧。
而东北的小冰河时期已经五十年了,还要二十年才过去,明朝有南方的粮食可以指望,而后金没有。只要能稳住关内,协助朝鲜、蒙古,让后金无从掠夺,那他们被饿死就是必然的结果。
穿越者能够借助历史的眼睛,所以黄石还有更狠辣的手段——那就是消灭晋商集团。在共和国时期看到的满清文件中,晋商为后金提供的京畿情报,细致到每个关口的守将的姓名、士兵的数量和装备的细条,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军情塘报。
崇祯初年,小冰河时期带来灾荒已经让东北的民生彻底崩溃了,后金统治区虽然只有七十万人口,但百姓易子而食,米价曾高达八十两一石,布也要二十两一匹。历史上依附后金政权的晋商提供了皇太极全部的火yao、八成的粮食和超过六成的金属。
通过晋商,后金才可能把劫掠来的财物、古董和金银购变成粮食,来养活被掳掠来的几百人人口。辽东的米价最终降到了一两四石,人口增加了数倍,粮价却压到了最峰时的几百分之一。晋商八大家在崇祯十五年就窖藏了上千万的银两,还因为这些功绩得到了清朝御赐的皇商地位,造就了此后晋商八大家富甲天下二百七十余年的传奇。
虽然黄石现在没有证据——就算有他也要为自己设法从中取利,但他确信自己有机会掐断满清的命脉。没有晋商集团的协助,满清军队会迅速退化骨头箭和布衣服状态,更不用说粮食和情报,军队的动员数目不用想也知道会是什么水平。
方震儒不知道眼前的黄诸葛打的好算盘,也不可能有黄诸葛那种战略判断:“王经略不思恢剿辽东,一心要沿长城死守,本官已经弹劾了他几本了。就连他手下的孙大人和袁大人对此也颇有微词。”
“袁大人?孙大人?”黄石愣了一下。
“是啊,今天你见过的。”方震儒说的两位大人正是黄石在经略府看过的那两个六品官员,“他们都是辽东兵备佥事,袁崇焕袁大人和孙元化孙大人。”
说话的时候方震儒正在低头喝酒,没有看到到黄石的脸色大变,黄石干笑着说:“原来是这两位大人啊,末将记住他们的姓名了。”
“是啊,他们也认为筑城应该沿着辽西走廊,筑到关外去,黄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么?”方震儒嘴上说得客气,但是语气里没有一点儿关心黄石看法的意思。
明人当然不能预测太阳未来的行为规律,更不可能预见到九边军屯还有二十年的灾荒,或许明年就是丰收了,就不用加派军饷了。他们既然有了现成看法,那方震儒还来问粗鄙的丘八干啥?
满腹怀疑的黄石老老实实地说道:“末将正要请教方大人。”
“复全辽必先复于脚下,两位大人的意见当然没错,王经略么……”方震儒斟酌着下了评语:“暮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