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合院之我是老贾),接着再看更方便。
1960年,杨飞扬来到四合院世界的第三个月,操蛋的系统除了每天刷新出无数好东西眼馋杨飞扬之外,没有任何的用处,吃棒子面吃的拉不出粑粑来的杨飞扬,两个月之前便决定不依靠系统,靠自己活出个人样来!
至于怎么活?那就是一门技术了。
反正要靠自己的双手。
单单依靠轧钢厂的工作,就算是杨飞扬勤勤恳恳的学习,工作,进步,五到十年之内,也就能解决温饱,撑起一个家,想要做曹贼左拥右抱,吃香喝辣,高朋满座,那是不可能的。
想要美好的生活,就需要充沛的物资支撑,而想要充沛的物资就需要有收入来源,而且是大笔大笔的收入才行。
在六十年代,做什么收入最高?
《刑法》上的不算。
文学创作,绝对是其中之一,知名作家的收入在这个时代,绝对可谓是笑傲天下,毕竟在任何年代,人们都需要精神世界的支撑,而文学就是支撑人类精神世界的一大支柱。
现在这个年代,电视机倒是有了,不过全国有几台都数得过来,收音机也是奢侈品,电影倒还算是普及,不过一年也难得看两回,随着居民识字率的提升,报纸和文学小说便成为了人们当前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在这个年代,巴金老师的《巴金文集》收入为元,没错,你没看错,就是二十多万,在这个城市人均月收入不足十块的年代,一本文学书籍出版后的收入能达到二十多万。
此外还有茅盾的《茅盾文集》收入为元。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收入为元。
艾青的《艾青诗选》收入为元。
曲波的《林海雪原》收入为元。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收入为元。
吴强的《红日》收入为元等。
一本大热的文学作品,不但可以令人脱贫,更可以令人致富!六十年代还远不是后世那个百万网络写手的年代,好的文学作品不怕被淹没在无数文学作品的浪潮之中。
从领取到第一份收入之后,杨飞扬便买来了纸笔,开始写一些后世比较出名的短篇小说,散文之类的往报社邮寄。
幸亏我国从1956年开始便推行简体字,不然的话,杨飞扬还真的写不出几个繁体字来。
晚上娱乐活动的匮乏,使得杨飞扬有充足的时间去抄...呸,创作,文人之间的东西能叫抄吗?那叫借鉴。
“呼,妈的,手都酸了,真怀念有键盘的年代啊,老子十指如飞,薄膜键盘一小时都能敲出来五千字!”晚上十点,杨飞扬放下了自己手中的钢笔,晃动了一下自己的酸疼的手腕,靠手写去写一本几十万,或者是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简直能要人老命。
怪不得之前的作者们写一本书都得花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靠手写的速度,确实慢。
“明天,不,后天吧,应该就能完成了,希望能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到时候花钱打点一下关系,去个轻松点的部门,好好给自己弄身皮才行,现在还好,过几年风起云涌,大树都得倒,大山都得塌,江海都倒灌,不想去港岛避难的话,就只能是有立于不败之地的勇气才行”
想到这里,杨飞扬便整理好自己面前写满字的草稿,只见在扉页上赫然写着《亮剑》两个大字,谁让杨飞扬前世把云龙兄看了好几遍,把里面的情节记得一清二楚呢。
不抄...呸...不创作《亮剑》创作啥?
不过杨飞扬打算将《亮剑》写到建国后云龙兄授衔,娶妻成家就结束,后面的是真的没法写啊,要是写了,那花生米得吃到饱,而且还是硬邦邦嚼不动的那种。
“飞扬,飞扬,起来了没有啊,年轻人怎么这么喜欢睡懒觉呢!门口有你的邮件,快去拿,别让人邮递员同志等你”
第二天一早杨飞扬还在赖床呢,四合院守门员阎德贵的喊叫声便传了过来。
“哎,来了”杨飞扬答应一声急忙起床,他大约猜到邮递员手中会是什么东西了。
“一种植物啊,这....真tm的给穿越者丢人”刚刚起床的杨飞扬猛地一愣,然后骂了自己一句,大裤衩里面凉飕飕的,昨晚上梦到秦淮茹了,那大屁股,磨盘一般,轻轻一扭就得地动山摇,嚯!估计能把人吸干。
穿越者缺女人,还tm梦遗,这让杨飞扬感觉自己再次刷新了穿越者的下限。
把裤头扔进搪瓷脸盆,直接穿上棉裤真空上阵,杨飞扬便火急火燎的冲了出去。
“请问是杨飞扬同志吗?这里是杨飞扬同志的邮件,里面有重要物品,非本人的话,是不能领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