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国学一品状元),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人忙问咋了,柳氏愤愤不平道:“咋了,俺娘家那几头一个也没来,还敢把俺看扁了,你爹在时一个个跑的多勤快,你爹没了,从来没来过咱家。”
芳君听了笑道:“不来就不来呗,谁稀罕跟他们做亲戚,俺那俩舅、仨姨啥样,俺都记不清了。”
陈氏赔笑道:“也许是人家不知道呢,咱又没通知人家哩……”
“他们长耳朵干啥的,这才多远,还用着捎信?”
柳氏想了想说道:“不中,俺明儿就去娘家,不去鬼鬼,人家还不知道咱家要发达了呢。”
回来几人说笑了一会儿就各自睡下了,来日一大早,芳君吃过饭就要去书院了,走到大门口愣住了,俩舅、仨姨都蹲在门口呢。
“唉呀,舅、姨,哪阵风把你们吹来了呀?”
见是芳君,大舅领着几人起了身,“魔……额不芳……闺女,听说金宝过了县试了,俺们得信儿晚,这不一早就过来了嘛,你娘起来了吗!”
芳君见几人一脸谄笑有些鄙夷,扭头喊了一嗓子,“娘,来贵客了,还不出来迎接!”
柳氏听了出来一看气的嘴都歪了,“啥狗屁贵客,俺家可不敢迎接!”
说着柳氏就要关门回去,大舅柳南城忙推住门笑道:“妹子,你看还生气了,俺们一直惦记着你哩,让你回娘家你又不听,现在好了,金宝出息了,你总算熬出头来了嘛。”
“是呀,俺金宝出息了,要不你们还不登俺这个门儿吧?”
“这话说的!”
二舅柳北城与几位姐妹你一句他一句说了起来,又各自把礼物露了露,柳氏约莫着值不少钱,也就勉强让他们进门了。
芳君懒得跟他们说话,就说去书院走了。
来到书院与李文清几个碰了头,他们也是直呼昨天爹娘摆了不少桌,喝酒快喝死了。
正说着先生进来了,看了看后排的芳君几个,笑道:“好啊,这次全县考过五十名,咱们书院就占了快二十个,而咱班里面又出了五名,鄙人不胜荣幸呀!”
说着把芳君几个考过的请上了台,芳君正诧异着,先生竟然对着几人作了一揖,直弄的芳君几个大吃一惊,赶紧回了好几个礼,哪有先生给学生施礼的呢?
先生又说道:“特别是董金宝同学,高中第三名,按常例童生肯定没跑了,秀才也是十拿九稳呢,一会儿书院要表彰呢。”
正说着课钟响了,先生就说快去后院圣师堂集合。
果然书院开了表彰会,芳君这才知道自己只是书院第三名,其他两位都是书院里学了好几年的。
也知道了所谓提堂就是县试前几名的卷子被县令盖上“堂”字章,然后去府里参加府试时直接到知府大堂考试,芳君听了大喜,终于不用在冻死人的考棚考试了。
书院又赏了芳君十两银子,芳君就请李文清几个去吃了一顿,席间得知高崇马上又要去洛阳国子监了,几人又是好一阵伤感。
高崇却很得意的说也好,那里先生水平高,自己资质差,在这里跟不上呢,还说老爹赏了他五百两银子。
芳君几个听了大喜,就让他晚几天再走,起码多请几人吃喝一番呀,高崇掏出一百两银子递给芳君,“还给你的书钱老四,多亏你的书俺才能考过呀,再有好书了还给俺卖一套,到时候加倍还你!”
芳君笑骂道:“你这次都没还够呢,俺才不信你会加倍还,奸商之子的话也能信?”
“哈哈哈哈哈!”
说笑一会儿,高崇说也去不了几天,两个月后府试还得回来呢,芳君几个这才又开心的吃喝起来。
回到家芳君就一肚子气,原来听柳氏说今儿舅、姨来还有目的,就是给芳君说媒呢。
“他们早干啥去了,现在说媒!”
柳氏笑道:“有总比没有好呀,人都是嫌贫爱富的嘛,你也不小了,早晚不还是找婆家?”
“不中!他们说的媒让他们嫁去!”
采诗从外面进来见芳君这么生气,问道:“师傅,公子咋了呀,谁要出嫁呀?”
“啊?”
柳氏母女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岔开话题道:“没啥,就是准备给你找个婆家呢嘻嘻。”
采诗听了撇嘴道:“俺才不答应呢,俺还没发财呢,俺还要伺候公子呀。”
“哈哈哈哈哈!”
四月就要府试了,芳君也不敢大意,只有两个月时间了,只能加倍努力了。
过了五天高崇也要走了,芳君几个就抽空送了他一程,从这后芳君几个也基本没有出去玩了,日夜都在研读书本儿呢。
期间玲珑来了一趟书院,把芳君骂了一通后扔了十两银子走了,还说她表姐也知道了芳君的成绩哩,她马上又要来叶城了呢。
芳君听了大喜,更加努力读起书来,柳氏有了地,卖小吃也不积极了,整天忙着请人去种地呢。
芳君又在书院附近给采诗赁了房,让她在这里卖热豆腐,也怕她老在自己家看穿自己身份呀,还瞒着柳氏又把大盘鸡的做法教给了她。
采诗一个人做不来这么好的生意,在芳君劝导之下只好回家请来了自己爹娘和兄弟姐妹,没多久这大盘鸡的名气就打起来了,引得方圆几百里的人都慕名而来。
这一日芳君正在学堂读书,忽然听到谁叫自己,抬头看门外,原来是采诗,于是就走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