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3.四川盆地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中国山水奇观),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绝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号称“天府之国”。蜀相诸葛亮曾赞其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海拔500米左右,长江把它和东海一脉相连,它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积26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我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

四川盆地的地势:地质与地貌四川盆地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古生代时相对隆起,缺乏泥盆系和石炭系。印支运动转换为大型拗陷,晚燕山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后发生褶皱隆起。盆地的格局主要受北东—南西向及北西向两条构造线控制,构成了典型的菱形盆地,广元、雅安、叙永、云阳为菱形的四顶点,东西两边稍长,为380~430公里,南北两边略短,为310~330公里。以上菱形四顶点的连线与盆地内650~750米的等高线大体相当,盆地底部与边缘山地也以此为分界。四川盆地在距今1.4亿年以前,还是内陆湖盆。至距今6.6千万年时,盆地边缘山地迅速隆升,长江中上游水系开始沟通。盆地内湖水东泻奠定了现今之地貌形态。

四川盆地山脊海拔大多在2000~3000米,西北部与西部可超过3000~4000米,如龙门山4984米,峨眉山3099米,小相岭4791米。地表广泛出露古生代及其以前的石灰岩,其次为板岩、片岩、结晶灰岩、石英岩、砂泥岩和砾岩,局部有花岗岩和玄武岩。石灰岩分布区可见石林、溶洞、暗河、槽谷等喀斯特地貌,盆地南缘兴文县素有“石林洞乡”之称(见兴文石林)。巫山十二峰和金佛山等名山主要也由石灰岩发育而成。由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等组成的峨眉山及由砂泥岩、砾岩组成的青城山,素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称,为中国著名游览胜地。

盆地底部海拔多数在250~700米,地势东南倾,盆地内各河流均由边缘山地汇聚盆地底部的长江干流,形成向心状水系。四川盆地为丘陵性盆地,底部主要以丘陵为主,次为低山和平原。

四川盆地的气候:气候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均温5~8c,较同纬度的上海、武汉及纬度偏南的贵阳高2~4c。极端最低温-6~-2c。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位于长江河谷中的长宁全年无霜。

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c,长江河谷近30c,盆地东南部极端最高温往往超过40c,重庆、彭水曾出现44c,故重庆亦为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盛夏连晴高温天气又造成盆地东南部严重的夏伏旱。

各地年均温16~18c。10c以上活动积温4500~6000c,持续期8~9个月,属中亚热带。东南部的长江河谷超过6000c,如綦江超过6100c,相当于中国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气候。盆地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呈现同心圆状。盆地边缘山地气温具有垂直分布特点,如峨眉山、金佛山海拔升高百米,气温递减0.55c和0.61c。峨眉山顶年均温仅3c,10c以上活动积温586c,气候上相当于寒温带和亚寒带。

四川盆地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最大日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巴山夜雨”自古闻名,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峨眉山、金佛山是中国雾日最多地区,年相对湿度之高也为中国之冠。盆地年日照仅900~13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370~420千焦耳/平方厘米,均为中国最低值,故有“蜀犬吠日”之说。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日照: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时,盆中1200~1400小时,盆东1400~1600小时。在时间上,春夏多于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100~4200兆焦尔/平方米,其时空分布与日照类似。

西北高原全年日照数为2000~2500小时,地区差异不大,仅龙门山区相对少,为1600~260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多为5000~6800兆焦尔/平方米,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1200~2700小时,较东部盆地多一倍。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增;时间上,干季多于雨季。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500~6200兆焦尔/平方米,除小凉山东侧外,光能资源大于东部盆地。

气温:东部盆地年平均气温14~19度,比同纬度地区高1度。一月平均气温3~8度,盆南略高;四月平均气温15度~19度;七月平均气温24度~28度,是全年最热月份:十月平均气温15度~19度,接近该区年平均气温。四季分明:春季气温10度~21.9度,长约3个月;夏季气温≥22度,长3个多月;秋季气温10度~21.9度,长2.5个月;冬季气温<10度,长3.5个月。全年日平均气温≥10度的积温4200度~6100度,无霜期280~300天。

川西北高原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12度到4度左右;四月平均气温0度~10度;七月平均气温10度~22度;十月平均气温0~14度左右。全年无夏,冬季漫长,可分3期:寒期候温≤0度,冷期候温1.1度~9.9度,温凉期候温≥10度。全年日平均气温≥10度积温在2000度以下。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8度~22度。一月平均气温2~14度,德昌以南谷地8度~12度,为全省冬季最暖地区;四月平均气温8度~24度;七月平均气温15度~26度;十月平均气温10度~20度。四季区分不明显,一般只分两季。全年日平均气温≥8度,积温德昌以南河谷>4500度,以北锐减至2000度。

降水量: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10%,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40-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地形: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1。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2。四川盆地边缘地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该区主要的山脉有:北东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大娄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3。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4。川西北高原地区本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分布在若尔盖、红原与阿坝一带的高原沼泽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沼泽带。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主要山脉有岷山、巴颜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儿山、沙鲁里山。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盆地是中国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与湘鄂西山地相接,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望,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底部又由成都平原、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三部分构成,总面积达26万余平方千米。

四川盆地为丘陵性盆地,底部以丘陵为主,以及一些低山和平原,盆地边缘多低山和中山,山势陡峻,发源盆地边缘山地的河流大多为“v”型谷,岭谷高差都逾500~1000米,地表崎岖,故历史上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地表为大面积的中生代紫红色砂岩所覆盖,故称“红层盆地”,是中国中生代陆相红层分布最集中地区。

四川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盆地内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500~1800毫米,有“华西雨屏”之称,但年内分配不均。

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具中性或中性偏碱,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质地适中,有较好的透水、通气性。早在西汉时期,即开垦种植。盆地内的土地利用率高达30%~4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水稻、油菜籽产区。蚕桑、柑橘、油桐、白蜡、五棓子、银耳、黄连等产量均居中国第一。植被为次生林木,覆被率低。因降雨分布不均与地形的特殊性,往往造成农业生产中的夏伏旱、洪涝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千金奋斗史 男神的白月光[重生] 你不来,我不老 女监狱的男医生 穿成绿帽文女主怎么破[穿书] 我的白富美女老板 校花的近身兵王 婚宠贤妻 农家小碧玉 奶爸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