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彼岸天公司),接着再看更方便。
且不提李知府那边如何忙碌,十一月初八,是杨夫人回府的ri子。
这天天还没亮,夏忠便和一些下人赶了马车匆匆去刘家港码头接人了,家里的下人也早早把杨夫人以前住的安澜苑整理干净,把该添的东西添上,该摆的东西摆上。张妈妈则一直在厨房大呼小叫,指挥下人们张罗着中午的饭菜……
总之,杨府这个冷清了很久的府邸终于流露出一丝热闹的迹象。
午时一刻,杨夫人坐的马车进了松江城,便有下人先一步骑马回来报信,杨思辰吩咐水房准备好热水,自己则二门处等着了。
又过了一刻钟,三辆马车才进了杨府二门。待马车停稳后,杨思辰惊讶的发现头一辆马车的车夫居然是夏忠本人。
很快,从第一辆马车上下来一位三十三四岁的妇人,相貌和杨思辰自己有六七分像。杨思辰知道,这便是他这副小身板的母亲。于是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到妇人身前,推金山倒玉柱地跪了下去。伏首颤声道:“孩儿拜见母亲大人。”言毕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郑氏人很是惊讶,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给她行这种大礼。也没多想,赶忙上前将杨思辰扶了起来。拉着他看了又看。
杨思辰也好奇地看着自己这位母亲,三十来岁,皮肤白嫩,显然保养得极好,瓜子脸,细眉毛,一对大眼睛里透着对儿子的爱。头发盘成一个高髻,用一根镂雕“荷花如意”纹白玉发簪固定在头顶,左侧插一支牡丹如意银步摇,右侧则插一支佛手如意银钗,显得很是端庄。身材大概不到五尺半,不过在女人里算高的了,裹着一件羊皮大斗篷,把里面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双手来。手上虎口处有薄薄一层茧,一看就是经常握持兵器留下的,手腕上套着一对玉镯子,晶莹剔透,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郑氏也打量着儿子大半年不见,儿子长高了一寸多一点,原来个子只到自己肩膀那么高的,现在已经能碰到自己下巴了。面庞却依旧像自己,若不是那两条浓眉,还真容易把这孩子看成未出阁时的自己,都说“子像母,女像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不过这眼神……好像他父亲。辰儿终于有点大人模样了。
郑氏不由地感叹:当年那个抱着自己腰闹着要吃糖的儿子终于长大了。
郑氏回过神,扭头喊道:“雯儿、静儿,来给你们大哥请安!!”
郑氏话音刚落,同一辆马车里便落下两团粉红,飞快地跑到郑氏跟前。杨思辰知道,这便是他的两个庶出的妹妹。
两个小人儿跑到郑氏跟前,望着头看着杨思辰,俏生生地向他福了福身,说道:“大哥,妹妹这厢有礼了!”郑氏一听,捂着嘴笑开了。
杨思辰回了礼,对郑氏说道:“母亲,祖父还在屋里候着的,您看……”
郑氏朝杨思辰点了点头,一只手牵起一个女儿,说道:“母亲这就去给老太爷请安,辰儿你带路吧。”
杨思辰点了点头,转过身将郑氏引入二门,向沧海堂走去。
待母子四人进了沧海堂,杨思辰让郑氏在屋外稍候片刻,自己先进去禀报杨老太爷。郑氏虽然有一点不情愿,但也知道这是不能破的规矩,只得点头在外面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