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有一种思念叫永远),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必慧觉大师在辩经时口若悬河的本事并不是徒有虚名,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慧觉大师有这样一个说起话来能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的弟弟,长久以来,口才自然是差不了的。
慧觉大师一身的本事果然还是有源可溯。
慧觉大师年少成名,乃是个佛界千年不遇的天才。虽然他修习的是小乘佛教,但是却并不代表他对大乘佛教一无所知,相反,他还精通得很。
因此,他才能取得在佛教如此崇高的地位。
陈国,原就是个极为信崇佛教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一代的开国皇帝那了,只不过虽然其子民广为传播佛教的文化,可这里有的经书毕竟都是流传过来的,再经过翻译之后,有些地方难免会有些晦涩难懂。
陈国人懂得佛教语言的本就寥寥无几,因此对于信奉佛教的大量的信徒来说,有些地方看得不真切不明白,便总有些心不实的感觉。
慧觉的师父本就是陈国佛教的领军人物,其在佛教界的造诣在陈国来说已经算得上是顶尖,可是他也是想要求根溯源,本着将佛教更好地传播给陈国子民的原则,想要远行求法的念头在他心中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并且不断地汲取养料,逐渐在心中萌发。
慧觉是在十岁时遁入了空门,受了戒。
慧觉小时候长得也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因此好多人得知他要遁入空门时虽然有些艳羡,但是更多的还是暗探可惜。
在陈国当僧人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甚至还会像科举一般举行一场严格的考试。小时候的慧觉便已经有了出众的领悟能力,而且他对于佛教的了解独树一帜,人们感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可是又不觉得奇怪,从他口中所说出来的每一个字,皆有理可据。
年少成名,慧觉所拜的师父自然也就是最好的师父,因此慧觉受了戒便一直跟在他师父身边听他讲经。
至于他去做僧人的原因,其实也很杨武有关。
慧觉俗名杨文,慧觉的父亲本来想借着文武双全之意为二兄弟取个名字,若是有了第三个儿子,便取名叫斌,正好一家人整整齐齐,自己想着就喜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慧觉的父亲,在慧觉三岁那年便不驾鹤幸西去了,据说……是碰上了仇家。母亲本来身体就虚弱,再加上这个家的主心骨突然就倒了,于是便再也支撑不住了,本来一家人在迎来杨文和杨武时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好不容易有些起色,可是却又不幸罹难,所谓病来如山倒,再加上忧思郁结……
本来已经准备好的第三个孩子的名字都已经想好了,那就是杨斌,文武都有了,也许未来真的就不可限量呢。
只不过,这一家人期期艾艾盼望着的第三个孩子,终究是没有机会降临到这个世上了。
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家人,转眼之间如大厦将倾,只剩下嗷嗷待哺的兄弟两个。好在是他们那村子里民风朴实,看这两个小小的孩子,先是突然失去了父亲,后来母亲竟然也跟着去了,着实是可怜,因此也就这家接济一顿,那家施舍一餐,这样两个人才安安稳稳地长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