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边那一抹彩虹下一句怎么接),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八十七章婚礼—揭盖头
第二天兰欣,国庆和陆洋放了学就赶到爱尔汗的家,就为了观礼爱尔汗和古丽尔汗的“揭盖头”。
热闹的维族婚礼第二天是婚礼的*,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这一天同样是在欢宴中度过的。主人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烤馕坑肉、抓饭和羊肉,馕招待客人们。宾客们边吃边谈,异常兴奋,小伙子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弹起“都塔尔”引吭高歌,跳起欢乐的维吾尔族舞蹈。饭后,年长的客人们都告别离去,只有青年男女们留下,等待为新娘揭盖头。
兰欣和国庆,陆洋互相净了手,爱尔汗家的净手用的小壶很有民族特色,是用铁皮做成葫芦状,小壶涂的一道红一道咖色的油漆,在红色和咖色之间还有简单的菱形方格,看上去古朴大方。维族人洗手不是用盆,而是用小水壶倒水洗手,这是他们对水的珍惜,洗完手,兰欣举着爱尔汗家的小壶研究了一番,手巧的人就是思路要比别的人开阔,什么东西到他手上都能出花样来,小水壶也设计的这么小巧可爱。应了兰欣妈妈常说的那句话,人只要勤快肯动脑子,生活都能过的像花儿一样幸福,刚出海子的爱尔汗姊妹,来到农场什么都没有,上学都是寄住在古丽尔汗的家,如今,爱尔汗也有自己的院落,自己的家了。
兰欣加入到女宾客的行列里,维族人有习惯,在筵席中,男女不同席分开入席的,兰欣她们这边的女宾是在古丽尔汗的卧房进餐。兰欣坐在铺着精美的羊毛毯上,吃着喜糖,喜瓜子,葡萄干,杏干,桃干,馓子。油香等果子。边吃边聊,兰欣只有听的份,听也只是简单的话语。坐等喜气十足的宴席开宴,听着女人们聊天,兰欣一句也搭不上话,只能咧着嘴微笑的听大家聊。偶然有古丽的女伴凑过来和兰欣说两句汉语,兰欣都客气的答应着。
盛装的古丽尔汗头上盖着红盖头。静静的坐在床边,听着大家聊天,喝茶,吃喜糖。兰欣跑到古丽尔汗的身边围着她转了一圈,看古丽尔汗都规规矩矩的坐在床边不说话,兰欣又笑着转回座位上等着喜筵的开始。
没等多久就闻到了羊肉的香味。就见有漂亮的年轻小媳妇端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和油汪汪的羊肉抓饭进来。来帮忙的小媳妇们都对她们的礼节很懂得,有序的放着湖蓝色的木碗,年龄的大宾客的碗要先放,维族人尊老爱幼的风尚一直严格的延续保留着,有老年人在的场所,年轻人都很规矩,不敢造次,大盘的手抓羊肉和大盘的抓饭放在羊毛毯中央,每个客人面前摆放装清水的小碗,盛水的小碗是用胡杨木手工雕刻成的,每个小碗大小一样,厚薄均匀,光滑的表面涂了层湖蓝色的漆,在碗的外表有用红色的漆勾画的图案,整个小碗看上去精美而雅致,让人爱不释手,这小碗是用来吃抓饭的沾水用的。大家又起身去净了手,围着手抓肉,抓饭坐成一个圈,兰欣让着老人先入座,宾客们知道兰欣是爱尔汗和古丽最要好的朋友,都纷纷要兰欣先入座,兰欣哪敢先长辈入座,推却不掉,只有等长辈们入了坐,兰欣才坐靠主坐边的位置上,虽然知道维族人吃手抓肉和抓饭真的是用手抓,一直都没有正儿八经的观礼过,今天有几位老年人在座,正是学习标准动作的好机会。
兰欣学着古丽的妈妈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主力,无名指和小指协助,每吃抓饭前,右手的几个手指在面前的小碗里蘸下水,这样用手抓抓饭就不会拖泥带水的,兰欣学的有模有样,傍边的阿姨见兰欣做的有板有眼,都不住的赞赏。羊肉炖的刚好,啃咬着鲜嫩的羊肉,口感特别的好,这是爱尔汗的爷爷在海子放养的羊,这羊从小吃的是海子边带碱性的草和植被,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中草药,喝的是海子的水,天天跑的身上都是腱子肉,鲜美的手抓肉嫩而不腻,吃完还口齿留香,这样的羊肉是羊肉中的极品。抓饭是用今年的新米,做出来的米一粒一粒油光发亮,吃了还想吃第二口。筵席吃的宾主尽欢颜。
宴席完毕,这时候已经是灯火通明,都塔尔、热瓦甫从收录机里奏播出欢乐的乐曲,男女青年们既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打打闹闹,或说或笑或唱或舞气氛热烈,等着“揭盖头”。
揭盖头时,男女双方的主要客人必须在场。女方客人在左,男方客人在右,同作“都瓦”(祈祷),这时男方有一客人(一般是妙龄少女)。就见爱尔汗的妹妹古丽突然从人群中跑出来,轻巧敏捷地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新娘的真容显露,新娘害羞藏娇,不声不语,此刻新房内一片欢腾,一对对青年男女又在欢快的旋律下,翩翩起舞,在手鼓和热瓦甫的伴奏下,踩着鼓点,合着乐曲,跳起传统的刀郎舞,新郎新娘在大家的邀请下,步入会场,轻举舞步,巧转腰肢。所有在场的人也都纷纷参加。
今天爱尔汗穿的是红色及膝的短袖长褂,长褂门襟绣着水浪,在浪花里开着大朵黄色的太阳梅,腰里系着五彩的丝结的五彩结花长穗带绦。脚上蹬着及膝的长靴,在小腿处的靴面上是钉着金色的一排梅花小钉。走起路来一闪一闪。
古丽尔汗今天扎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头戴一顶红色绣花四角小帽,小帽的边垂下一圈红色的小珠子,小珠子随着古丽的头动而晃动,脸上画着精美的新娘装,身上穿着红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的五彩的来丝绸的长裙,外搭一件红色齐腰金丝绒绣花小马甲。
爱尔汗带着古丽尔汗轻盈举步,巧转腰肢,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赛乃姆”双人舞,宾客们则拍手唱和。当节奏渐急时,舞者观者喝彩欢呼,此起彼伏,整个新房沸腾了。
兰欣不会跳维族舞,站在边上乐呵呵的观看,这时有年轻维族小伙子跳着“赛乃姆”到兰欣面前,用手势邀兰欣共同跳“赛乃姆”
兰欣笑着摇摇手后退着,表示不会跳。这时边上的爱尔汗突然跳着舞出现在兰欣的面前,兰欣笑着摇摇头,爱尔汗做着邀请的舞姿就在兰欣左右扭跳,刚才邀兰欣跳舞的小伙子趁机去邀新娘古丽尔汗,邀到新娘子跳舞的小伙子简直是心花怒放极了。谁要是邀请到新娘跳第一支舞,谁就是最幸运的人。
爱尔汗再三邀兰欣,兰欣笨拙的学者别的姑娘,扭着腰肢,摆动着双臂,随着爱尔汗的摇摆跳起来,好像也能踏的上爱尔汗的节奏摇摆,维族舞蹈学起来也挺容易,兰欣欢快的踏着乐曲的节奏,跟着爱尔汗的步伐轻盈的跳跃,兰欣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自己笨的出差错,边上想要邀爱尔汗跳舞的姑娘多的是,突然,不知是谁撞了下兰欣,原本就不熟练的舞姿,被突然的撞下,身体不由自主的就要倒向爱尔汗,说时迟那时快,爱尔汗不着痕迹的双手卡住兰欣的腰,没有让兰欣继续和爱尔汗扑面,爱尔汗把兰欣带出舞圈中心,给人感觉是爱尔汗和兰欣随着音乐跳到边上似的。
兰欣的脸刷的红到耳朵根,心想自己太笨了,要不是爱尔汗巧妙的扶住兰欣的腰,不定兰欣会摔个够吃屎。兰欣一脸绯红的看看爱尔汗,爱尔汗也正一脸笑容的看着兰欣。
姑娘小伙能和新郎新娘跳舞是很荣幸喜庆的事。一曲又一曲大家争着和新郎新娘跳,兰欣有幸被新郎邀跳第一支舞。宾客们在欢歌曼舞中如醉如痴,兰欣看到国庆和陆洋也被姑娘们邀请下去跳舞,国庆跳的有模有样的,比陆洋跳的好多了,可能国庆比陆洋放的开,跳起来看着自然而大方了。跳舞直至夜阑人静,大家才方尽兴而归。
新婚的第三天,是新娘回娘家(即“回门”),兰欣他们也没好让爱尔汗送多远,就催爱尔汗快点回新房,爱尔汗第二天家要送礼物古丽尔汗的娘家,女方家准备各种食物招待,岳父母并以衣物等赠送女婿。然后,双方亲家还要彼此宴请对方及其亲朋好友,以表感谢。
这样三天才算婚礼圆满结束,最遗憾的是兰欣他们没用观礼“尼卡”。后来兰欣从古丽尔汗那才知道“尼卡”是怎么回事。
维吾尔族的婚礼比较隆重、热烈,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家将准备好的礼物送到女方家。结婚当天早晨,在女方家里举行“尼卡”(证婚)仪式。现在,念“尼卡”只是一种习俗形式,在此之前,双方已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举行仪式时,男女两厢站定,由阿訇居中主持婚礼,念《古兰经》,然后问新郎和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是否永远相爱而互不抛弃等,在得到肯定地回答后,阿訇将一块馕掰成两块,蘸上盐水分别送给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同甘共苦、白头偕老”。仪式结束后新郎回家做迎亲的准备。这天,新郎和新娘两家同时在各自的家中设喜宴招待宾客。下午,由男方的伴郎们簇拥着穿戴一新的新郎,吹着唢呐、打起手鼓、弹着热瓦甫,兴高采烈地前往女家迎亲。
爱尔汗的婚礼热热闹闹好几天,也让兰欣他们大大的长了见识,茶余饭后和国庆,陆洋他们在学校议论了还几天,各自表述婚礼上新奇的所见所闻,这又让同学大大的羡慕嫉妒了他们一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