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别),接着再看更方便。
拜访完陆遥,心境久久难以平复。文章憎命达,自己能改变的事情也终究有限,尽量替陆遥先生争取权益吧,让他过上好一些的物质生活。
而精神上的孤独,那似乎是自己无法左右的,那似乎是伟大人物的命运标签,甚至是创作的养料和能量。
接下来,就是要联系港台那边的作者了。
在图书馆,耿哲坐在一个角落,心里盘点着那些港台作家们。金庸、古龙、三毛、林清玄、席慕容、张晓风……都是可以引领流行风潮的,都会成为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谈资。
耿哲则打算从董乔入手。
董乔是后世很有名的散文家,其散文中西结合,雅俗共赏,为文学爱好者所喜爱。其中有些笔法,常被耿哲自己所模仿,有些名句,到现在耿哲都还记得。
到了傍晚,阴雨还未停歇,外面行人很少。
耿哲窝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用本王维的《辋川集》垫着,铺开稿纸,提笔,打算给董乔写信。
信里要提到版权的问题。
这实在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人们的版权意识极其薄弱。港台很多东西已经涌了进来,大陆出现了很多盗版的文化产品。
比如大学校园里的,邓丽君、罗大佑的歌曲。
耿哲记得后世自己看过一个节目,在上面著名内地歌手成方圆给罗大佑致歉,说那个年代没有版权意识,拿来您的歌就唱。
罗大佑倒是宽厚,直接说,多谢你翻唱,否则我也不会这么火。
耿哲想,如果我给董乔写信,他不回信的话,那我就霸王硬上弓,直接出版了吧。大不了多年后也道个歉。
耿哲犹豫着,踌躇着,反复思索,写了这样一封信。
“董桥先生,您好。
这封信来自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看您的书,很有共鸣。
他希望这种阅读的快乐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都读到您的书
……”
信中,耿哲表达了他对董桥作品的喜爱,对其中一些掌故的理解,对大陆未来出版事业的畅想,以及满满的诚意……
信写好,耿哲装入信封,按了按,把封好的信封装进了书包里。
这封信,一段时间后,将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到达另一个城市。
晚上踌躇满志地睡着,第二天,耿哲去出版社汇报工作。刘丁过来就握住耿哲的手,仿佛握得紧一点儿,可以不让这个人才流失掉。
二楼小会议室,坐下,看茶,刘丁赶忙询问:“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