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国萌战),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照关羽的命令,我和众人蹲守在埋伏点,静静地等待着敌军入围。
血红的太阳散发着熠熠的光芒,干燥的空气,飞起的尘砂,忐忑的等待,难免令人心情浮躁。
为了使自己慌乱的情绪平静下来,我漫无目标的眺望着这个峡谷。
峡谷地处清幽之地,地形起伏跌宕,斜崖壁陡,山石林立,风声肆意扫过,蝎虫稀少,人迹罕至。整个峡谷蜿蜒曲直,阡陌交通,峡谷正中有条废弃的古道,时不时有些拳头大小的崖石被旋风吹落,散落沙地,不经意的砸出些许的小坑,或许是这个原因,古道才被废弃。
与此同时,已有一部分匈奴兵追上了关羽等人,双方立即厮杀起来,真个是锣鼓齐鸣,人声鼎沸,关羽和赵云二员猛将均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毫不含糊。
匈奴大军由匈奴人、月支人、胡人组成。
匈奴骑兵是一种重型骑兵,身上的装甲一般比较单薄但是刺穿装甲却很厚,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抵挡住弩兵或长弓手的攻击。
月支人此时已经没落,亡国后慢慢融入匈奴,现在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他们占据着整个河西走廊,因此,他们对这个山谷的地形十分熟悉。再加上月支人养育的超一流的战马-----善马,因此月支部队战斗力不容小觑。
胡人身着轻便装备,战斗中最为灵活。
占据各种有利条件的匈奴军陆陆续续的越积越多,不多时,和我军已混战在一起,人数上尽占劣势的代州军队哪里是强悍的匈奴骑兵的对手,面对匈奴骑兵的疯狂杀戮,几乎一瞬间,我们就失去了三百多人。
赵云从小练就的武艺不是浪得虚名,只见他手中的长樱枪左挑右刺,杀得敌人“人仰驼翻”。虽然骆驼在沙漠里很吃香,马不如它,但是论灵活性,则大打折扣,再加上匈奴骑兵的武器大多用的是砍刀,攻击范围的优势使得赵云杀得敌人三米之内不得近身,真猛将也。
关羽也不示弱,生性酷爱武艺的刀客如今早已历练成战场上的熟手,深谙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所以他专门攻击敌人的将领,一把青龙偃月刀舞得是蛇走龙游,披荆斩棘,愣是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冲在最前。犹如战神的威慑力令彪悍的敌人都不得不下意识地退避三舍,不敢贸然挑衅。代州士兵似乎找到了主心骨,都有意识地向关羽周边靠拢,以关羽的进为进,退为退。战场上找到依靠的凝聚力爆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一时间,战场上出现一个圆形的漩涡,彻底制止了敌人的疯狂,无情的消灭了一部分敌军后,我们竟渐渐占了上风。
不愧是匈奴军的大将,对战场上风云骤变的局势异常敏感,察觉出异常的大将迅速下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的到来是那么地及时准确,也是这场战争中的转折点。
匈奴骑兵都是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特点是习惯使用马刀劈砍敌人,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情况的变化,他们也配备了弓矢用于发射鸣镝、长矛和马绊用于突刺和牵制敌人。而几乎毁掉我们的兵器就是马绊。马绊,就是套马索。
匈奴军熟练使用套马索的技巧,迫使代州官兵的坐骑突然减速或是骤停,许多人在惯性的不可抗力下,纷纷被抛向半空,然后狠狠地摔在沙地上,当场就筋骨断裂,痛苦呻吟。
无法扭转的劣势明白摆在眼前,关羽即刻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赵云正和一位身着白袍的英俊匈奴将领战得不可开交。听到撤退的命令后,赵云不敢恋战,虚晃一枪,趁白袍将领分神之际,调转马头,撤往峡谷,白袍将领回过神后,紧追不舍。
传令的号角声骤然响起,意味着敌人要来了。我的心莫名慌乱起来,胡乱地狂跳着,天色也附和似的黑下来,一种无可言明的、恐惧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周围官兵的脸色都是凝重的,个个握紧了手中的兵器,一动不动地宛若雕像般固定在地,空气中充满了生死存亡的紧迫感。
然后就听到一阵剧烈的马蹄声,原来是关羽赵云他们巧妙地撤回来了。
关羽找到负责埋伏的人,问他万事俱备了没有,那人点头低语,一脸的沉着。
关羽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各位兄弟,敌人受到埋伏后,跟着我冲杀出去,我们一起杀他个措手不及!”周围尽是附和之声,不愧是头儿,一句话化解了刚才的紧张气氛,取而代之的是视死如归的霸气。
不知何时赵云出现在我的身旁,我诧异的看看他,他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小声并且温柔的对我说:“我会保护你直到最后一刻。”
说这话时他一脸凝重的表情,但那充满感情的微笑令我的心为之动容。
负责将匈奴兵引入埋伏圈的死士们已诱骗成功,大多数匈奴兵的坐骑都陷入软沙中,沙中根根竖立的铁刺刺得坐骑血流如注,匈奴兵猝不及防地纷纷摔下马,有的不巧被铁刺刺中,当场毙命。一时间,窄小的峡谷里堆满了敌人的尸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