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家乡月亮的唯美句子),接着再看更方便。
外公说:“我那些知识都落伍了,只能供你们参考。”
王厅长说:“外公太谦虚了,基础的东西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的,您怎么看盐碱地改造这个事?”
外公说:“据我以前的了解,这是个国际难题,很多国家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突破。我觉得你们现在的做法就很好,既然不能彻底改变它,不如想办法适应它,利用它,改良它。比如选种耐盐碱的作物,搞养殖和搞建筑,让它发挥作用,创造价值不就达到目的了吗?”
王厅长说:“精辟,我们这些年的盐碱地改造工作,只盯着如何消除盐碱化了,而忘了治理工作的初衷是让盐碱地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是该改变一下思路了。王处长你记下外公的话,对盐碱地,我们要想办法适应它,利用它,改良它。”
糖醋鲤鱼,干炸鲫鱼,红烧草鱼,麻辣鱼片,鲫鱼豆腐,酸菜鱼一个个端了上来。
培元说:“这都是盐碱地里养出来的,请领导品尝。”
东顺说:“不怕领导笑话,我活了快五十年了,今天头一回吃这么多鱼,还是咱自家养的,真想不到啊,咱这里也成了鱼米之乡了。”
王厅长说:“虽然现在说这话还为时过早,不过看看柳林这两年的变化,我觉得再有两年,肯定称得上是鱼米之乡的。”
培元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是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土地产出太低,基本还是广种薄收,粗放式种植,潜力还大得很呢。”
方主任说:“是啊,咱全公社五万多人,耕地三十万亩,还有卫水灌溉,条件够好的了,可就是受穷。王厅长你说原因在哪里呢?”
王厅长说:“话题有点沉重了,这可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培元怎么看?”
培元说:“我也没想明白,在学校时,我看到骑自行车上学的多是农村的同学,不只是他们离学校远,是他们家里有钱,安平郊区农村的工值都在一块钱以上,有的甚至到两块钱。他们的地很少,有的每人只合两三分地,大部分人都从事副业生产,队办工厂越干越大,有一个大队办的翻砂车间据说是全省最大的,你说他们能没钱吗?他们的庄稼也种得好,跟绣花似的,每年麦收,咱这里都打完场了,人家那里麦子还青着呢。产量比咱多三四倍。”
王厅长说:“他们是因为地少人多,逼出来的。”
外公说:“江浙一带也是地少人多,除了土地精工细作之外,不得不搞些工副业,所以那边流传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说法。”
玉海说:“咱这里应该怎么做呢?”
外公说:“你不是已经在做了吗?”
培元说:“还有一面,上次王厅长来时说的,要在农业机械化上有所作为,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对我们这种地多人少的地方来说尤其重要。只是苦于我们既缺技术,又缺人才,即便领导给投资,我们也得慎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