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十六章:婴元之力 (第1/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守株待兔寓言故事),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幼鱼搀着张千进入屋内,并把张千扶到了床边。

在林幼鱼的搀扶下,张千向床边座去,可屁股刚一碰到床沿,一股剧烈的疼痛便传来,张千焦黑的脸庞顿时嘴角一咧,已经结渣的伤口又块块裂开,鲜血直流。

“哥。”林幼鱼见此,一声惊呼,白腻的面容闪过一丝焦急,急忙扶着张千又要把张千拉起。

张千摆了摆手阻止了林幼鱼。

“不碍事的,只是突然坐下,伤口受力有些疼痛罢了。我皮糙肉厚,放心吧。”张千抬起头艰难的冲林幼鱼笑了笑。可抬头便看到林幼鱼晶莹的双眸已经聚满了泪水。

“真不碍事,我们现在不是还活的好好的吗。要不我给你跳一个你看看?”张千知道林幼鱼一定是心疼自己伤势,内疚这事皆是因她而起,所以张千急忙转移话题:“幼鱼,拿出那个黑心管事给的药膏,我要试药。”

林幼鱼听张千这么,皎洁的贝齿紧紧的咬着嘴唇,眼中溢出两行泪滴,却没有什么,素手在腰间一探,那装着药膏的羊脂玉瓶便出现在林幼鱼手中。

“倒出一滴涂抹在我左手伤口上。”张千抬起那焦木般的左手,有些吃力的道。

林幼鱼听此,急忙打开羊脂玉瓶。瓶口刚启,一股浓烈的恶臭便充斥满屋。林幼鱼抬头担心的看了看张千,觉得如此恶臭的东西不像药膏,倒像某些**。

而这时的张千可能是因为来到了一个还算暂时安全的地方,强撑的意志已经有些松懈。接踵而来的内外伤和心理的巨大负担让此时的张千开始有些浑浑噩噩,并且感觉到伤势再也压制不住了。

勉强感到林幼鱼在看着自己,虚弱无比的张千再也顾不得试药了,急忙向林幼鱼吩咐道:“幼鱼,守在门外,记着不要离开这个院落。我要闭关疗伤!伤愈我会出关,我一定不会死。”

林幼鱼不放心的看着张千,还想什么,却被开始有些病态的喘着粗气的张千一把打断,林幼鱼只好满心担忧的走出了屋内。

关门的轻微“吱啦”声响过,坐在床边的张千上身猛地向前一倾,神色痛苦的“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大口浓稠鲜血。再也无法忍受的疼痛感使张千青筋暴起,全身紧绷,身上面上所有的伤口又一次全部崩裂,鲜红的血液顷刻溢满全身。

“咚”张千一头栽在地上。双目充满血丝,并且开始毫无意识的抽搐翻滚起来,每一次抽搐翻滚必伴随着一大口鲜血,喉结深处还发出一声声似哭似吼的凄厉响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粗糙的石质地板上不停抽搐翻滚的张千把身上已经焦糊的皮肤蹭掉大片,没有皮肤保护的血肉又黏在了张千的衣裳上,把张千的青衫染的片片青黑。

不久,张千突然跪在了地上,头颅高扬,紧绷的脖子肌肉横亘,一声诡异的哭嚎从张千喉结中发出。下一刻,张千的头颅突然开始猛烈的撞击地板!

“咚,咚,咚。”声声闷响震的屋子都有些轻微的晃动,门外焦急关心着张千的林幼鱼素手握紧了又松,可最终还是没有违背张千的意思强闯进来。

“咚!”一声巨大的响动,张千头颅下的石质地板块块龟裂!龟裂同样爬满了张千的颅骨,下一刻,张千晕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时张千体内的情况更加恶劣。心脏处本来天宫造物般完美的墨珠已经布满密密麻麻的裂痕,似乎随时都会破碎。只是道道裂痕中有紫芒闪动,似乎在极力的修复滋润着墨珠。每一道裂痕上的紫芒皆十分微弱,但因为裂痕过多,导致现在的墨珠通体泛紫。

受伤最重的是张千的识海,孙庭那只通灵八层的凶鬼进入张千体内之后,堪堪通灵五层的张千体内同时容纳了两只六层凶鬼一只八层凶鬼,这远远的超过了墨珠的压制能力。而张千又因为危机所迫,更是加大了凶鬼融合的程度,导致三只凶鬼冲破墨珠的压制之力直入识海,开始在张千的识海展开争夺。这就使得张千意识全无,只知嗜血杀虐。如果不是镇鬼老者出现并赐予张千一道珍贵无比的婴元,张千真有可能从此变成一个毫无思维的肉尸,最终必定被宗门消灭。

婴元,顾名思义是婴魄期老祖一身修为的精华。每一丝婴元俱是珍惜至极,盖因婴魄老祖一身法力修为全部浓缩在体内婴灵之中,每一丝婴元的流逝皆是直接对自身修为的消减,赐人婴元,无异于杀身救人。

通灵,蜕凡,天丹,婴魄。玄阴六山,每山山主皆为婴魄期老祖。玄阴宗实力之劲,由此可见。

婴魄期老祖之强横,非常人所能揣测,所以,虽然老者赐予张千的婴元只有一丝,却保护了只有通灵五层修为的张千的识海,使得张千重新恢复清明,恢复了对自身肉身的控制。可也正因为三只凶鬼侵入了张千的识海,婴元又保护着张千的识海使张千无法察觉到这三只凶鬼的存在。张千只以为三只凶鬼已经被镇鬼老者清除,所以才敢强压着伤势去任务殿。但张千低估了修士识海的庞繁程度,假若老者要提魂抽识或者是读取张千的记忆,那对老者来轻而易举,但若要老者在不伤害张千识海的情况下抽去识海内的三只凶鬼,这种事即便是婴魄期的老祖也无能为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苏梨儿秦城阳 万古神宰 漂流25年后,我成了摆渡人 佛系进度百分之六十一 超能集结者 异界爱恋 山经与海经 倾尽天下终成伤 宇智波不再悲伤 天循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