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南园路),接着再看更方便。
归山林含贻弄孙
看人生淡泊名利
六十有八的杨文端晋爵越国公,提前致仕,也算是功德圆满。在行在临安他有自己的府邸,与三子元道住在一起,含贻弄孙,享天伦之乐。哪知,老爷子却说在京住腻了,老了就要叶落归根,杨元道没办法,只得通知四弟将老房子修葺一下,迎接老人家回乡。
杨氏祖籍越州山阴县秦望山南麓,淳熙年间,杨文端官至礼部侍郎,儿女均已成家立业,遂拿出钱来,在老宅子上重新修建两套宅院。东院的宅子要大些,三进四院,这是准备自已及三个儿子居住,西院是弟弟杨武端的。弟弟没有进学,一直在乡耕田种地,有两个儿子,排行为老四老五,凭借他的官职,小侄儿元武、大侄元成的儿子都恩荫入仕。因而,他杨氏一门在当地极为显赫。
秦望山丞相府很快修好,杨元道率妻子徐氏及儿女送父母二老回乡。在外做官经商的杨氏子侄从各地赶来,平日人烟稀少的越国公府一下子热闹起来。
老爷子每天走走看看,养养花,写写字,很快适应这种悠闲自由的生活。杨元道的儿子新鹏只有六岁,正在启蒙阶段,老爷子教他写毛笔字。一个时辰后,新鹏累了,要求爷爷讲个故事。
杨文端捋着胡子笑了,讲就讲。
一百多年前,有个叫黄庭坚的人,很有才华。到江州做官,江州有些文人听说黄庭坚有“神童”之称,如今来到自己的地面上,很不服气,便约黄庭坚游览江州名胜,实际上是想借机出他的丑。当他们来到江州烟水亭上时,见到有个香客在吸水烟。有个文人脑子一转,借题发挥,吟出一句上联: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说完,请黄庭坚对下联。黄庭坚呢,毫不怯场,联想到刚刚游览过的“浪井”,灵机一动,脱口对出下联:
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众人听了,齐声叫好:“不说浪自风起,反说风自浪兴,足见浪井之奇。妙绝,妙绝!”
之后,众人一路游览,走到一座名叫“思贤桥”的桥头时,黄庭坚说:“适才承蒙诸位抬举,现在我也出一比上联,助各位雅兴。”随口吟上联道:
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留世。
这里是有典故的,唐代白居易于元和十年遭贬谪此地,为九江郡司马,作长诗《琵琶行》,诗篇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众人万万没有料到黄庭坚反客为主,倒过来将了他们一“军”,猝不及防,你看我,我看你,竟无人对得出。黄庭坚见他们都不言语,笑道:“我这里已有了下联,请各位指教:
琵琶亭,亭下琵琶,多情司马泪沾襟。
众人听罢,更是齐声叫好。其实黄庭坚此句话中还有话,他把江州文人们比作多情的白居易,因为对不出下联,便嘲讽他们“泪沾襟”。只是这些榆木脑袋文人,一时间只顾一味叫好,尚未回过味来。
黄庭坚和众人走走停停,不觉来到“小乔梳妆楼”下。有个文人对黄庭坚拱拱手说:“数年前,本地有位书生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新娘以此梳妆楼为题,出了一比上联,要新婚的丈夫对出下联,可惜这书生一直未能对出,后来竟郁郁而逝。多年来也无人能对,请先生指教。”
黄庭坚回应,那说来听听。
那文人摇头晃脑,吟诵道:
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