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晚唐浮生txt下载全本),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该结束的朝参并没有散去,因为丹凤楼前的那些人还没有散去。学子们没散去是因为皇帝没有采用杞王的建议,他们的目的还没有达到。而耆老们没有散去,原因和学子们一样,那就是他们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自从知道鱼恩进宫开始,他们就知道说服皇帝罢兵的希望并不大,所以他们都做了两手准备。
宣政坊那些大佬们,费尽心力找来这么多耆老,就是因为他们还怀揣着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孝道。
谁的孝?当然是兖王的孝。在这些耆老看来,兖王以孝当先,重宝买仙方的行为,可是堪比二十四孝的故事。这位年少的王爷,将来注定会成为万事楷模。对于这么大的孝行,封个太子当然无可厚非。
于是乎,当皇帝的赦令出现在丹凤门后,唐武宗又收货了两封万言书。这两封万言书来的都很快,应该是早有准备,因为内使刚读完耆老与学子们就拿了出来。
“吾等行将就木之人,感念兖王孝行,特为其请命。自古以来,孝道……”
洋洋洒洒上万字的奏疏,把从尧舜禹开始,所有重视孝道的明君都给列举了一遍,最后更是把兖王与舜帝相提并论。。接二连三的强调,每个至孝之人当皇帝,都会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是国家的幸运,是百姓的幸运,是当之无愧的真命天子。
“臣复议!”
“臣复议!”
“臣复议!”
“臣复议……”
附和声瞬间就成为朝堂上的主流,以王起等人为首的一大堆世家出身的人,都赞同因为兖王的孝行,册封他为太子。
然而有赞成,就肯定会有反对。在这件事上,杞王一边虽然处于弱势,但却并不代表会妥协。恰恰相反,自兖王成名之日开始,他们就在准备着如何对抗他这个天大的名声。学子们的万言书,显然就是为此而来。
“臣等国子监学子启奏圣上,杞王此举虽然未能为国分忧,但也足以媲美燕昭王,天下名士俊杰将趋之若鹜。若是立杞王为太子,我大唐必将人才辈出,治国良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学子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利用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告诉唐武宗,杞王这一次也得到了求计若渴的名声,真正有才能的人,肯定会选择杞王。
“臣复议!”
“臣复议!”
“臣复议……”
赞同的声音虽然比刚才少,但是分量却不轻。遍寻杞王的支持者,除了朝堂上少数寒门外,剩下的都跟李德裕走的很近,官职当然都不低。
本来分量可以更重,只是这一次有两个人传统支持者没有表态,一个是李德裕,还有一个则是上柱国公鱼弘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