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清朝科举考试制度程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一章。
年景愿意跟刘云飞读书,谢华最高兴,平民百姓的日子太苦,他又没本事,只能寄希望儿子能走科举出人头地。
“明儿给你买些书回来,刘大人这般抬爱你,我们不能再让他贴银子给你买书。”包子铺新开张生意一般,谢华琢磨着明儿空闲的时候再去码头搬包。
年景一边整理年氏生前写的笔记,一边回道:“用不到那么多书,刘大人已经特许我去桃李满园书铺借阅,那里藏书万卷,足够我看很久,你别再去码头搬包。”
谢华没说话,孩子太懂事,让人又欣慰又心疼。
年景将年氏写的东西收拢好,便用旧毛笔蘸水在桌面上练字,他用光脑查过,科举考试中对书写有严格的要求,考生字迹太潦草基本都会弃之不留。
而古代的毛笔对他这种握惯圆珠笔的人来说着实有些难,他得多练练。
隔日午后没生意后,谢华还是偷偷去了码头搬包。
年景可以不买书,但是笔墨纸砚却不可或缺,而砚台在这种小地方多偏贵,光现在包子铺挣的银钱远远不够,他想快点攒够银子,给年景买一个好点的砚台习字。
每次搬完包,谢华都会在旁边的河里清洗干净才回去,倒也没被年景看出什么。
“团子,碗里有素包,等等给哥哥送去,爹爹要出去,晚点回来。”谢华看已经没有生意,就收了包子铺,又做了几个素包给两个孩子打牙祭。
元画抱着年景给她做的木雕,乖巧地点头:“爹爹快回来,不然哥哥又找不到你。”
谢华摸摸她脑袋道:“你和哥哥说,爹爹去县里给人送包子……”
元画歪着小脑袋,学着年景的模样道:“那你怎么拿的是饼,哥哥说过,一个杂粮饼我们不外送,有那功夫都能多卖一个包子。”
他带杂粮饼就是做做样子,却没想到元画这般较真,好在她还太小,糊弄两句也就说通,不过年景肯定没那么好说话:“爹爹去送饼你可别和哥哥说,送饼也能挣钱的,能给你哥哥买写字的笔墨。”
“团子晓得了。”
谢华走后,年景就从里屋出来,他拿过墙边的菜篮子,拉着元画出了门。
晚饭吃的是年景炒的鲜木耳。
木耳清肺,但是野生鲜木里有种“卟啉”的特殊物质,不经过处理就食用可中毒,严重能致使皮肤产生皮疹、水泡,水肿。
所以木耳在山林虽多,却很少有人采摘,年景带着元画采了半菜篮子回来,用盐水浸泡了一个时辰才下锅。
“树耳我用盐水泡过,不会有问题,书上说它能清肺排尘,吃些对你身体好。”
盐在平民百姓家里也是稀缺,没人这么糟蹋,谢华本想说两句,但是听了年景后面的话,却什么也说不出口了。
年景隔日用多出来的木耳做了一屉素包送去刘云飞府上,他记得刘云飞的祖父年岁很大,身体不太好,气虚血亏很严重,木耳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刚好可以用来做食疗。
他过去的时候,刘云飞不在,听府里人说在衙门忙征兵之事,他本想让门房将东西送进去就走,就见管事来说刘太爷请他进房里去。
年景不好带着元画过去,就将她留在前厅,请了府上婆子代为照看,这才跟着过去。
元画离开哥哥有些拘谨,坐立不安,婆子给她糖糕也不敢要,自己掏出年景给她做的木雕玩,眼睛时不时往院里看……
她玩了一会儿,就听见门口传来脚步声,连忙跳下椅子跑出去,一头撞进年二公子的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