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三十四章 大明工商联 (第1/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朕就是万历帝 全文下载),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金水看着众人疑云重重的样子,开门见山:“皇上教给我们的点金术,就是科技。”

科技?

有人还在懵圈,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恍然大悟。

杨金水把众人的神情看在眼里,继续说道。

“大家初创时,皇上指导我们,一早就设讲习所。招募人才,培养工匠。然后讲习所变成研究所。

农织研究所,机械研究所,化工研究所,船舶研究所,地理研究所

分门别类,术有专攻。

最初时,还有不少人对皇上要我们拿出不菲的钱财搞讲习所和研究所,忿忿不平,觉得是浪费。

结果呢?

大家都看到的。

育养蚕桑良种,几年下来,产出的丝茧比别人多比别人好。

改进和发明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纺出的棉纱,织出的棉布,比别人的要厚实。

发明的焦煤法和高炉法,炼出的钢和铁比别人又多又好。

发明了世子大帆船和吴淞船,我们的货品可运至四海各处,大海不是天堑,还成了快捷的通途。

发明了多种染料,让我们的棉布绚丽多彩,经磨耐洗。

还有玻璃、玻璃镜、水泥、香水、白糖、钟表.

除此之外,还有货币论、借贷平衡记账法、工厂管理、市场营销、广告.

这些都是科技的力量啊。

科技让别人没有的,我们有;别人有的,我们强。

诸位,我们就是靠科技赚到了大钱,才有了今日这份家业。”

周慕贤又比别人快半拍,头点得跟只猫头鹰似的:“啊,对对对!”

杨金水问道:“诸位,什么是科技?”

这次申稼良抢先了,“皇上说过,科技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格物之学;技术,运用之术。”

“对,科技就是科学和技术。科技不仅可以赚钱,还能治国,大家相信吗?”

众人迟疑地不敢答话。

好像可以,又好像不行,没有信心啊。

“科技基础是数学和物理,国子监的必修课有数学。金台学院和白塔学院,不管是学机械还是化工,又或者律法和会计,数学也是基础科目。

数学是什么?就是我们科技的基础。

我们白塔学院培养出的人才,在河工、矿业、冶炼、农耕、营造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实为工部、司农寺、都水寺、太仆寺大小官吏。

金台学院培养的人才,精通数学、会计和律法,充实为户部、刑部、太府监和太常寺大小官吏。

他们不擅经义诗词,却擅数学、物理、会计等科技。正是有了他们,大明这几年才欣欣向荣,充满了蓬勃生机。

诸位,你们看明白了?”

对啊,科技的好处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不仅帮大家大把大把地赚钱,在其它方面也是无往不利。具体的太多了,反正就是在办实务这一块,碾压只会治经义的那帮旧派士子。

看着众人的眼睛越来越亮,杨金水也知道大家都想明白了,继续说道。

“诸位,皇上励志图新,改革新政,意欲强国富民,中兴大明。强国富民,大家这几年也看得清楚,无非就是兴办实业,振兴经济。

这些都是我等的拿手好戏啊!

我们为何能遥遥领先?就是学了皇上的点金术,科技。

既如此,为何我们不扬长避短?以科技去胜经义,以务实去胜务虚,以实干强国去胜清谈误国。”

众人眼睛越来越亮,各个都跟十五的月亮一样,周慕贤更是情不自禁地点头,“啊,对对对!”

大家心里都有底了。

皇上的国策是强国富民,那大明治内,强国富民的本事我们说第二,谁敢称第一?

那些只会风花雪月、夸夸奇谈的儒生名士?

那些开口闭口德治仁政、却不辨菽麦的正人君子?

我们学会了皇上私下传授的点金术,掌握了科技,也在这几年验证了它的强大。

那么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大力推广科技。不仅用它赚大钱,还让国库充盈、百姓丰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我们充分把优势发挥出来,肯定能把传统保守的那伙人打得节节败退。

等到我们这些新兴势力掌握了大明经济命脉,扶植培养出来的科技务实人才成为大明官场主流,那我们荣华富贵就能世代相传了。

但有识之士也认识到困难所在。

“杨公公,可现在科试还是以四书五经和道德经义为本。虽然现在有吏员招录考试,可是起点太低,正途还是会试啊。

而会试还被他们把持着,源源不断地选拔旧派人才,充塞朝堂,把持朝政,我们也无可奈何。”

杨金水缓缓说道:“诸位,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以前从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他们死死地把持着,一点缝隙都不留。

皇上借着官制改革,补录吏员,以及安置诸藩宗亲的机会,开设了吏员招录考试,撕开了一道缝隙。

我们都看过日出,最先是天地黑漆漆的一片,艰难地撑开一道亮光缝隙,这道缝隙越来越亮,越来越大,最后红日喷薄而升,天地间一片光明。”

杨金水的话让众人听得更加有信心。

“内阁总理张元辅的新政改革,咱家知道一些。

其中乡试将和吏员招录考试合二为一,每年举行一次,由礼部轮流派员到地方主考、都察院派员监察,各省布政司协助考试。

招录人数根据各省布政、按察两司,前一年预算的吏员空缺而定。会试也是一年一次,与乡试相隔半年。各省乡试前列若干名,才有资格进京会试。

也叫会试,中试者也叫进士,只不过是为中枢六部诸寺和都察院、宣徽院、律政院招录官员。在中枢观政两三年,再下到各县为知县。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以后必是大明文武百官迁升的铁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寒士谋 我的鬼尸新娘 洪荒之功德天榜 道武天魔 朝廷鹰犬之武林至尊 诸仙之尊 一等俏丫鬟 一切从女装开始 其实我是一只猫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