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歌曲《想西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塘,秘境中的秘境。传说是喜玛拉雅山深处最原始,最纯洁的一块圣地。
陈塘的神秘除了地域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居住在此地的夏尔巴人。夏尔巴人,在藏语中是来自遥远的东方人的意思。虽然在官方的体系中,一直将夏尔巴人列为藏族,但夏尔巴人与藏族人迥然不同,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生活方式。
就象陈塘的地名不知出自何时一样,夏尔巴人的来历更加神秘。虽然有多个版本的传说,但他们究竟来自何处,因何留在了陈塘?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也没有充分的历史证据可以证明。甚至没有人说得清楚是先有陈塘这个地名,还是先有夏尔巴人?陈塘这个地名是出自藏语还是夏尔巴语。
2014年圣诞节后,我们一行四人从日屋出发,沿萨陈公路穿越涂容沟进入陈塘境内的藏嘎村。然后从藏嘎跨过朋曲河上的铁索桥,踏上通向陈塘的一千六百级台阶,踏上通向在陈塘聚居的传说中的夏尔巴人的寻幽之旅。
背着沉重的背包,走在通向陈塘的上山台阶上,我们走得步履并不轻松。沿途不断遇到在山路上上上下下的夏尔巴人。我们开始领略到夏尔巴人的全民皆“背”。在路上行走的夏尔巴人不论男女老幼,大都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装满了东西。夏尔巴人的背篓不象别的地方,用两根绳索套在肩上,而是用一根长索套在前额,用头顶着。据说这是夏尔巴人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在崎岖的山里一旦遇险,人很容易被背着的东西所累,而这种头顶的背篓,在遇险时很方便弃物保人。
对我们而言,通往陈塘的台阶并不好走。但对于在石阶上来来往往的夏尔巴人,一个个却是走得那样轻松自如。上山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是背着背篓健步如飞,下山的人中更是常见年轻人奔跑着风一样呼啸而去。那些上山的夏尔巴人一个个超越我们,我曾提起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的背篓一试,那份重量不禁让我咋舌。那背篓比之我的背包,重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小女孩也试着提了提我的背包,之后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虽然我的背包里装着全部的户外装备、一周的食物和水,重量绝对在三十五公斤以上。但在小女孩的眼里,显然不值一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当年西藏地区援建墨脱公路时,有一些夏尔巴人也应召而去。在运输水泥时,外地的工人背一包五十斤的水泥走两天的路程,夏尔巴人背两包水泥一天走两个来回。这是外界第一次认识神秘的夏尔巴人,从此夏尔巴人以负重和登山而闻名藏地。
沿途遇到的夏尔巴人都很友善,大都微笑着和我们点头示意,偶尔也会有一些人用生涩的汉语向我们问好。这让我们有了一种异域风情的感情。也许是他们很少见到我们这种旅行者,除了好奇之外,还有一些人见我们个个背着大背包,走得不堪重负的模样,便上前示意我们需不需要帮忙。
当我们踏上陈塘时,那迷宫一样的巷道顿时让我们傻了眼。这时一个路过的会说简单汉语的小伙子见我们一付窘态,自告奋勇地把我们领出了迷宫。后来我们在陈塘联系不上事先让人说好的向导,由于陈塘镇上没有客栈,我们为住宿一事犯了愁。一个年轻的夏尔巴人问明了我们的情况,便替我们张罗起来,把我们安排住进了会说汉语的恩给老师家。
初次接触到夏尔巴人,便感觉到了夏尔巴人的热情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