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心理学的智慧属于什么类别学科),接着再看更方便。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演讲会上,共有四位选手,其中有两位才能出众、能力卓越的,而且他们几乎不相上下,而另两位是才能平庸、能力一般的。其中有一名才能出众的选手在演讲即将结束时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一杯饮料,而有一名才能平庸的选手也打翻了一杯饮料。实验结果表明:才能出众而且犯过小错误的人最具有人际吸引力,才能出众而从未犯过错误的人人际吸引力位居第二,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却是最缺乏人际吸引力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在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近似于完美无缺的人,往往在会在人际交往中不太讨人喜欢;相反,那些虽然很优秀,却偶尔犯些小错误的人却深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犯错误效应”,也叫做“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有时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的人际吸引力得到提高。
真实的,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神圣的、神秘的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中国杂技团在国外演出时也曾经出过错,然而,当地的观众并没有因为演员的一时失误而冷嘲热讽、不再观看,反而是前去观看演出的人仍然是络绎不绝、赞不绝口。因为人们通过杂技演员的失误了解到,他们那些惊险的动作都是真的。而真实,就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案例一:某销售公司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员工,他平时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为公司赢得了很多的客户,使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然而,他却并不是一个受人喜欢的人,同事们私下里也都称他为“机器”,他在公司里没有一个朋友,经常都是独来独往,很是寂寞,他不明白同事们为什么会这样对他。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老板与人聊天时也说自己是“机器”,他感到非常困惑,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别人都这样对待自己呢?于是,非常苦闷的他独自到酒吧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当他睡醒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一直睡在公司橱窗里的沙发上,身边路过的人们都在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他。他想这下老板会一定会责怪他,同事也会瞧不起他,他甚至还做好了辞职的准备。然而,老板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是对他大加赞赏,同事们也从此开始对他和蔼可亲、笑脸相迎。其实他不知道,他的无心之过反倒帮助了他,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有所好转,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机器”。
案例二: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试图在猪湾区域侵入古巴、占领古巴,结果这个计划却惨遭失败。消息传来,美国上下一片哗然。可是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猪湾事件”非但没有使肯尼迪的声望和威严降低,相反的,他的声望却因此而大大提高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去新闻媒体把肯尼迪描述得太过于完美,没有一点瑕疵,几乎是无可挑剔,这就让人感到他不是一个凡人,任何人都无法和他相提并论;而一旦大家知道他也会像常人一样犯些低级错误时,于是人们的心理就会为之放松:肯尼迪也不过如此,他也并非是无所不能的。这一下反而会使人们对他产生亲近、理解的感觉,他也就在无形中因祸得福,靠“犯错误”而提高了自己的声望和人际吸引力。
心理学上对因为“犯错误效应”而产生的奇怪的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给人的感觉通常都是不安全的、不真实的,因此人们对于这样的形象就不会是真正地接纳和喜欢,而是往往会保持一定距离的敬而远之或敬而仰之。另一种解释是从人们的自我价值保护的角度来说的。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喜欢有才能、聪明的人,人的才能与被喜欢程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是,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充当“绿叶”的角色,凡事也都有一个限度,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过强、过于突出自己,强到足以使对方感觉到了自己的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所有的鲜花和掌声都是给他的,自己跟他站在一起,只能是衬托他的“威仪”,那么事情的结果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要知道,人首先是进行自我价值来保护自己的,任何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喜欢一个时刻提醒自己无能和卑微的对象。相反的,一个犯小错误的能力出众的人则降低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压力,从而缩小了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维护了他人的自尊,因而也就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断臂的维纳斯”更有魅力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的人并不招人喜欢,而“断臂的维纳斯”则更富有非凡的魅力。如果你是一个强者,那么就不要过于的追求“锦上添花”、完美无缺,可以适当地“示弱”、犯点小错误,适度地暴露些自己的“瑕疵”反而会赢得更多的掌声和尊重。
杨菁是一位大龄未婚女性,她学历高,外表漂亮,事业有成,在很多人眼中也算得上是很完美的人了。理所当然的,她对自己的另一半的要求也很高,不仅要求对方外形帅气、阔绰多金,而且还要其家世优越、生活有品味,对方稍微有一点缺点或癖好,她就会觉得不能接受。抱着这种宁缺毋滥的思想观点,她苦苦等待着自己“白马王子”的到来。眼看身边各方面远远不如自己的朋友都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自己转眼也就快到四十了,还是孑然一身。她感到非常困惑,常常想:自己这样完美的女人,怎么就遇不上一个优秀的男人呢?其实,正是她的这种“完美”吓跑了一批又一批的追求者。很多没有她优秀的男士,都害怕她的光彩会让自己黯然失色,使自己显得卑微、无能,都只能望而却步,不敢靠近,从而也就打消了追求她的念头。
当然,并不是说一个人犯的错误越多,就越能增加他的魅力和吸引力,值得说明的是,“犯错误效应”的产生是有一定条件的,它的发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犯错误的人应该是具有卓越才能的人,而且犯的错误都是一些可以原谅、理解的小错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有一个举动让我们感到他非常的可爱可敬,就是他帮助一位小姑娘做算术题,并且还津津有味地品尝小姑娘带给他的甜饼,但是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普通人身上,那么我们还能体会到这样的美感吗?所以说,能力平庸的人哪怕是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给人的感觉也都是不可原谅的。
此外,“犯错误效应”的产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男性更喜欢犯过错误而且能力非凡的男性,而女性往往都会喜欢没有犯过错误而且能力非凡的人,而不会考虑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比较系统中去,而我们的文化,则给予女性更多、更具有弹性的空间,她可以把自己置身于社会比较系统的边缘,甚至跳出这一系统,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评价对方的错误。同样的道理,有着中等自尊的男性也更喜欢犯过错误而且能力非凡的人,而自尊心较低的男性则更加喜欢没有犯过错误而且能力非凡的人。
有这样一件事:有一位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题”字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写的‘题’字右边的‘页’写错了,最后一笔是点而不是捺。”教师对这位学生的认真观察的精神,不仅没有提出表扬,反而批评他说:“就你学习好,那你来教吧!”把学生批评得深深低下了头。这件事使我们想到了心理学中的“犯错误效应”。我们知道,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教师的能力越强,学生就会越喜欢他。其原因可能是,学生都有一种要使自己的学习都正确的需要。如果学生周围都是非常有能力、有才华的教师,那么学生就更有可能少犯一些错误。但决定人际吸引的因素通常都是极为复杂的。虽然学生也很喜欢周围那些有才能的教师,但有非凡能力的教师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不安,有压力感,让学生似乎不敢接近,因而学生就会更喜欢那些难免会犯错误的教师。
据说许多艺术家和雕塑家都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想补上维纳斯的双臂,因为有了双臂的维纳斯按理说会更具有完人的特征,也会更完美,可是那样却远没有断臂的维纳斯更具有风韵和魅力,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受到“犯错误效应”的影响。
上述的这位教师,如果懂得这种效应的功能的话,就不应该做出那样的反应。他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自己的这种错误,同时会表扬学生这种认真观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他。反之,把自己说的话都当作真理,把自己也当作真理的化身,这样学生是不会喜欢他的。可见,一位优秀的教师,也并不见得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也会偶尔犯点错误,这样才更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欢。
“犯错误效应”提示我们,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强者,就不要过于“包装”自己,追求“锦上添花”,恰当地“示弱”,适度地暴露自己的一点“瑕疵”,反而会另辟蹊径,赢得更多人的亲近和喜欢。
因此,我们若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过于苛求自己完美无缺。我们在修炼自身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的同时,偶尔也犯下一些可以让人原谅和理解的小错误,这样就容易让身边的人产生亲近之感,为我们赢来好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