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超级娱乐王朝小说无弹窗全文阅读),接着再看更方便。
追上顾伟奇的两人对视一眼,左边的男子道:“你好顾先生,我叫陈柏生,是香江‘电影双周刊’的总编。这位是副总编苏棋。”
“电影双周刊?”顾伟奇突然想了起来,要说这两位可都是香江电影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不过要说到“电影双周刊”这份专业的电影杂志,就不得不说香江影坛奇女子唐舒旋。传闻其人是民国著名军阀唐继尧孙女,早年在香江定居。后考入南加大电影系,毕业后找到了一笔投资。于1966年回港拍摄自编自导的电影“董夫人”。
不过这部电影拍摄周期却长达数年之久,1966年开拍的,直到1969年才拍摄完成。但却是第一部在西方电影节上受到广泛关注的港片,并在台弯荣获数项金马奖。可以说她是香江影坛学院派导演的先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许安华,许克等一大批新朗潮导演。
1975年唐舒旋创办了“大特写”双周刊,用普通纸印刷,并不以明星艳照为封面。而是以文字内容为主导,让香江电影杂志不再只是翻看的画报。而是可以阅读的书籍,因此“大特写”始一出现,就引起大批年轻电影好爱者的关注和欢迎。
不过,“大特写”并没有严格的行政管理制度,作者和读者可以随时到访,编辑部也经常举办沙龙或者座谈会。故此“大特写”曾一度成为许多电影爱好者交流的平台,很是聚集了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和影评人。
却也正因如此,让“大特写”在经营方面一直不断亏损。而彼时唐舒旋又准备结婚离开香江,杂志最终在1978年上半年停刊了。当时不少电影爱好者都为之惋惜,后在苏棋的倡导下,一批“大特写”的编辑和作者,就此创办了“电影双周刊”。
不过,当时杂志由多人集资出版,人人都是股东,而且没有大股东。也正因如此,在经营上杂志社又陷入了混乱境地,因为销量不太好,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电影爱好者的读者群里流传。不过顾伟奇却知道,后来“电影双周刊”开创了“金像奖”这项壮举。
因此他含笑道:“哎呀,原来是陈先生和苏先生,我可是久仰大名了。不知两位先生叫住我可有什么事?”
两人对视一眼,陈柏生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想跟顾先生做个专访,不知道顾先生方不方便?”
“可以,这没有什么不方便的。”顾伟奇笑笑道:“走,咱们找个地方慢慢聊。”
两人大喜过望,最近“电影双周刊”的销量每况愈下,两人赔得都快顶不住了。现在顾伟奇可是香江电影界炙手可炎的的新锐人物,如果能够得到他的专访,也许可以增加销量也说不定。随后两人就跟他来到了一家咖啡馆里。
坐下来后,顾伟奇要了几杯咖啡和一些甜点,爽快地道:“两位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吧。只要不涉及到我个人的隐事,凡是关于电影方面的,能回答的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我们就先谢谢顾先生配合我们的专访了。”
陈柏生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丢给苏棋,示意他开始记录,这才缓缓说道:“根据我的了解,自顾先生的‘东方好莱坞国际映画公司’开业以来,所拍摄的包括‘追女仔’、‘提放小手’和‘国术宗师之从零开始’这几部电影部部大卖,而且一部比一部的票房高,甚至‘国术宗师之从零开始’几乎都快到达4000万票房了,请问对于拍电影,你有什么秘诀么?”
“这个要怎么说?总不能告诉他们哥是重生者吧?”
顾伟奇心里转动着念头,嘴上却道:“怎么说呢,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不过我对电影这一行有着特别的敏感天赋。再就是剧本了,想要拍出一部精彩影片,首先必须得有一个优秀的剧本。不过据我所知,现在整个香江电影业界,都对编剧不怎么重视,我觉得这点就很不好。在此我呼吁,业界应该对编剧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行。”
陈柏生点点头,接着提问道:“那么顾先生对于现在香江电影业怎么看?不少媒体记者都鼓吹着香江的电影春天来了,即将步入黄金时代,你认为呢?”
“我认为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自1896年电影开始传入香江,到1898年开始有商业性电影放映,1901年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1909年,魔都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江拍摄了影片“偷烧鸭”。
“1913年,黎民伟和米国人合办了香江首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摄制了短故事片“庄子试妻”。1923年,黎又和他的兄弟等创办了首家全部由香江人投资的制片机构──民新影片公司。再到1925年上映了他拍摄的香江首部长故事片“胭脂”……”
“掐指算来,香江电影迄今为止已发展快百年了。目前各项制作流程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尤其是随着近年来香江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荷包都鼓了起来,观影人数不断增长,这都为电影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生长土壤。所以说是香江电影步入了黄金时代这并没有错。”
“不过相对于好莱坞来说,香江电影业无论是硬件技术,还是人才储备方面综合软实力都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香江电影业缺乏完善的制度,最明显的就是跟风严重。比如说我公司拍摄的‘提放小手’火了,很快‘提放老千’、‘提防扒手’、‘提防窃贼’……总而言之各种跟风想想就让人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