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捡个将军做男友电影吻戏),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个人连续挖地半个多月了,耿秋圈出来的那块地上的草已经全部割干净了,这些草他们每天回家时也全部都带回去了,就丢在屋后的空地上晒着,当柴烧也行,以后留着盖屋顶也行,反正在这里连草也是有用处的。但挖地的进度却很慢,实在是太难挖了,因为草根很深,想要清理干净很难,而且得把所有的地面全部翻过来,仔细的清理干净草根,要不然草马上又生根发芽了。
“累死了,这活几时才能干完?”阿昊扔掉手中的铁锹,跑到边上,提着茶壶倒了一碗茶水,咕咕冬冬的喝完,一屁股坐下,再也不肯动了。他觉得这种活,可比他跑到深山打猎还累呢。
“要是有牛耕田就好了。”耿秋也累了,天天干这种脸朝黑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不仅只是身体长结实了,露在外面的皮肤更是变成了黑炭,那双手脚更是变得粗糙了很多,就连阿昊也是一样的。两个人现在的样子,真是变得和乡民们差不了多少了。
因为泥地里是湿的,有的地方甚至还有一点积水,根本就不能穿鞋子,所以他和阿昊都是赤着脚在干活。其实现在天热,村子里大多数人也都是打着赤脚,谁让大家穷呢,鞋子也得省着穿。而且大部分人也适应光脚板的生活了。只有耿秋和阿昊两人每天出门都是穿着鞋子,到了地里才脱掉,干完活回家时,再洗干净脚穿上鞋子回家。其他人可没他们这么讲究,多半时候都是光着脚。村子里的孩童们,甚至好多都是全身上下,□□的。好一点儿的穿个兜兜或者短裤,遮住重要部位。大家都晒得黑漆漆的,只见眼睛和牙齿。
“牛耕田?怎么耕?”阿昊一听连连追问。
“就是用牛拉个辕梨来梨地啊,可比我们这样挖要快得多,也省力很多。”耿秋回忆着记忆中的小时候见过的老牛拉梨的样子,那时候还没有实现机械化,都是纯人力的。但村里家家都有辕,牛是几家共同养一头,今天在你家干活,你家负责照顾牛,这样轮流着来。那个辕梨的样子,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就是木架子加一个铁梨头。但在这个地方,因为都是山地,并且地都不成片,这里一小块那里一小块的,就算有辕梨估计也使不了,所以大家干活就全凭力气了,挖地都是用铁锹。
耿秋他们开垦的这片地,却是一整块,有牛梨,肯定要省时省力很多。但问题是,他不知道本朝有没有那种辕梨,就算有,他估计也很贵。就他们现在十来两银子,他也不敢去买贵重物品啊。
“那我们去哪儿弄?”阿昊又问,他现在就巴不得快点开垦完这些田,天天埋头苦干,可把他累坏了不说,还无聊的要死。他很想进深山去,打些野物回来改善生活。
“上哪儿去弄?我都没见过哪里有啊?再说了,我们有银子吗?那可不是一两半两就买得回来。”耿秋说完,又下地了。
阿昊听了他这话,也只得乖乖的跟着下地干活。两人又闷头干了好一会儿,天越来越热了,大夏天的,一到快中午就热得受不了,谁也不得呆在烈日的阳光下干活,两人收拾好东西回家。
现在两人每天都是天刚露白就起床了,耿秋忙碌着煎饼子,烧茶水,阿昊则抱阿牛去阿清家。两人都没空在家里吃早餐,而是提在篮子里,边走边吃的。就是为了多干点活。太阳大,翻出来的地晒得干,泥巴里的草根就更容易清理和晒死。中午回家休息到太阳偏西,再出来干活。晚上又踏着月光才回家。夏天日头长,只有起早贪黑的才能多干点活。要不是耿秋从小有在农村干过活的经历,只怕真是干不下去。
耿秋记得小时候,家乡人就是这样生活的,而他从小也帮家里做很多农活,比如放牛,比如割水稻小麦,甚至插秧,锄草,都干过,还干得挺熟练。一直到高中才没干过,后来上了大学,爷爷奶奶也不再种地了,但依旧还种了一大块的菜地,耿秋回去偶尔还会帮老人们干点体力活。
这样的苦日子过了近两个月,两人累得晒脱了一层皮,两个人都变成黑瘦黑瘦,但是却也很有精神。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耿秋简直感慨万千,他想不到就光凭两双手,也能挖出五六亩大的田来。
最热的夏天也快过完了,地里翻晒得非常好,草根也差不多清理干净了,看着分割成三块的田,村里人都眼红的不行。不过因有言在先,大家也不好说什么,再加上这段日子村里人多多少少受过耿秋家的恩惠。阿昊基本上是五天就上一次山,时不时的能拿回三两只兔子,偶尔也能弄回几只大鸟和野鸡,因天热不能存放,他们自己一天吃不完,多半是换给了村民。村民家也没存粮换,基本上都是赊账。
有的人家答应秋收后给粮食,有的答应带孩子,有的答应帮着做衣服鞋子,象阿木是木匠就答应帮着做衣柜桌子,阿竹家做竹器的,答应做张大竹床,再加几只篮子和筛子,等等,这一切都来没来及得兑现。所谓吃人的手短,大家虽然眼红这么大一块田,但现在加工加点还来得及。
所以看到耿秋家的地开出来后,村子里人都象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在这里开田,按照当初各自圈的范围,有的能开个一亩二亩,有的能开个二三亩,少的只能开个一亩多的都有。村子里总共有二十几户人家,这块地开出来,也很有规模呢。总共得有四五十亩。当然能开的位置大家也全部开出来了。
现在耿秋家的那块田就成了最大最好的一块。赶在秋天已经种上了约三亩的冬小麦,剩下的一半种了白菜萝卜油菜大蒜等菜蔬类。这样到冬天时,耿秋家再也不用发愁没菜吃了。他们门前的那小块菜地,现在就种了辣椒和几行葱,因为本朝人并不象现代人那么爱吃辣椒,家家户户都只种一点,收获后就晒干,或做成酱,或直接当调料用,所以大家种得都不多。
而耿秋爱吃辣椒,就种的多些,有时候也弄个辣椒炒兔肉什么的,香得阿昊一直发誓等日子好过后,要天天吃辣椒炒肉。当然辣椒干煸泥鳅也非常好吃,可是他们不敢多做,因为没油啊。那些泥鳅多半是煮来吃的,放点点油煎一下,再加水,有时还加点黄瓜煮汤,虽然少油少调料,却也算是一不错的菜,最重要的是有营养,弥补了肉类的空缺。可就是这样,这道菜在本地也算是极好的一道菜了,别人家做泥鳅基本都是水煮,吃了几顿,都没人肯吃了。
幸亏两人的家处于全村最边沿的地方,离最近的邻居都得走一刻多钟的时间,大家不太好到他家来窜门,要不然一到开饭时间,家门口不得围满了流着口水的小屁孩。大人不好意思,小孩子却抵抗不住美味。象阿清家的黑小子,就是常客。不过村长很显然是交代过他,每次都让他拿点蔬菜过来,让别人以为他真是过来送菜的,而不是纯粹来蹭饭,都跟着过来。要是来的孩子多了,耿秋家的日子在黑岩村算是好的,也一样吃不消。所以能来他家蹭饭的也就是黑小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