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一二三章 读者与新概念 (第1/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时代少年团物料),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行,不行,要调整状态,必须要超过他。”似乎想到了自己赢了后将于易狠狠踩在脚下的情形,她穿着平底鞋的脚发泄般在原地反复拧了拧,然后又狠狠的跺了几脚。

这一番动作下来,有了激励的动力又在幻想中宣泄了闷气,林若珺的心态还真平复了下来不少,对于考题很快就有了思路。“哼哼!感觉终于回来了。”侧侧头扫视了还在埋头苦写的于易,露出尽在掌握的笑容,“小子,等着吧,结果会告诉你,能写歌词不代表能写文章!等着被我给被碾压成渣渣吧!嘿嘿!”

林若珺这看似狂妄的自信也不是没有来历。她上初中的时候,就曾经《读者》上发表过一篇文章。

这个世界里的读者可是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杂志期刊。从八十年代后期,《读者》每月的发行量就超过千万本,等到九十年代中前期更是达到了巅峰,月发行量一度达到三千万!成为当时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第一销量杂志。不过由于影响范围局限于亚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够,所以未曾得到过世界第一期刊的美誉。

可能是环境不同,在这个世界里,国人的习惯于纸质阅读,《读者》倒是并未受到互联网的太大冲击。可是横空杀出来的期刊《新概念》却凭借着每年一度,且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新概念文学大赛硬生生的抢走近半的用户,月刊量从巅峰的近三千万降到了一千五百万左右。

而等到林若珺上高中的时候,就更是成了《读者》的常客。三年之间在《读者》上发表了超过十篇文章。

十篇,这个数目放在三年里看起来不算多。可如果看看水木大学的文学系的某位教授凭《读者》借特邀作者的身份,平均一年里也就只有五篇文章被选中刊发,就知道这个数字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多么不可思议。并且,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她终于被《读者》认可,被邀请成为特邀作者。这些都是她没有通过任何家里的关系,仅凭本身的才华做到的。

去年林若珺考进燕影后却选择了制片专业,因为这件事,不清楚她的身份背景,只知道她是《读者》特邀作者身份的燕影文学系的主任还曾经三顾茅庐去劝她。

这样才华的她自然有藐视于易,甚至整个新概念大赛的资格。也因此她之前从未参加过这个影响全国学生的大赛。她为新概念初赛投稿完全是应付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这次如果不是于易的个人原因,她这个《读者》的特邀作者根本不可能参加这个跟《读者》不对路的大赛。

找到写作感觉的林若珺也很快沉下了心,娟秀的字体如流水般从她的笔下惬意流出,汇聚成一句句淡素却美妙的句子,再慢慢凝成构思在中的文章。

下笔有神的于易在十一半的时候终于完成了三千字“创作”,而此时已经有不少考生自信满满的提前交了卷。

超过预估的时间,他觉得这不到半个小时也没什么必要提前交卷。抬头看看周围,大多数都停下了笔,只有前面那位背影修短合度的女生笔锋还在沙沙沙的响个不停。

而还留在原位的男孩们不管目光怎样游离,总是无巧不巧的能够扫过她。

于易对于这些青涩的少年们的动作也不觉得多幼稚,一来毕竟都是从哪些年走过来的,二来那女生也确实有资本让这群少年的心悸动。

不再关心这些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少年,决定再品析一下这写好的文章,别什么时候被问到了关于文章的问题,自己这个“原作者”竟然了解不深,那样可就不仅仅是尴尬的问题了。

微小说讲的东西简单,就是一场台风过后一座庙宇被刮走,却留下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然后围绕这个洞可以无限制的投放垃圾污染物进行描写,村民的生活因这个洞慢慢改变,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世界的环境也一天天变得更加更好。直到最后是一位建筑工人在感叹城市变得美好,却传出声音“喂出来”,以及一颗被投放进无底洞的小石子。小说也至此截然而止。

这微型小说的立意无疑是想要呼吁重视,保护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今晚见 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 奴大欺主[明末] 千金小顽妻 招鬼娘子:冥夫送上门 洪荒:当老好人觉醒缺德系统 极品至尊妖孽 卿本风流 报告皇上之公子已出逃 何处惹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