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13章 目光转移的真相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心理学与读心术有声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眼睛一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器官,它对人类行为习惯造成的影响也成为我们经常研究的课题。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眼睛最能准确地表达出此人的感情和意向,目光的互相接触有时能够帮助你控制谈话的局面。在交流的时候,目光是引起兴趣、增加吸引力和促进感情发展的重要手段。你一定不会陌生这样一种状况,当你把目光投向某人的脸上时,却发现对方有意无意地将目光转移向别处。

对上述状况体会最深的可能是那些口若悬河的演讲家,因为在演讲中,演讲者为了充分发挥眼神交流的感染力,他们一面看着演讲稿,一面看着他的听众。可是在他将目光扫向观众的同时却发现,有些人会故意避开眼神交流,所以演讲者得到的信息反馈往往令人扫兴。不得不说,这种目光转移是因为我国的独特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在我国,回避眼神交流的原因是表示尊敬演讲人,演说者与听众相互谦恭地回避眼神交流。而在西方国家,即使是演讲者距离观众很远,可是当演讲者在将目光投向观众的时候,听众们往往会以目相迎,所表示的内容是,他们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西方观众甚至认为演说者回避与听众接触的目光的行为会让听众感到受到了忽视,也会对演说者的演讲失去兴趣,甚至还会蔑视演说者本人,认为“他很羞怯”。

炯炯有神的目光,历来是吸引眼球的武器除了在演讲之中,“目光转移”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也是屡见不鲜的。老师们常常在课堂上提醒那些看着窗外发呆的学生集中注意力。而最新研究发现,当学生的目光从老师脸上移开时,他们很有可能正在思考复杂问题的答案。

英国斯特林大学格威妮丝·多尔蒂·史尼登博士牵头的研究小组在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的资助下,对超过230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目光转移”实际上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研究小组对一群4至6岁的孩子进行提问,同时在对孩子们回答问题时的反应和行为表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被问到难度较大或是一些陌生的问题时,孩子们通常就会将目光转移至别处。而如果向孩子提问的问题是他们所熟悉的,此刻孩子转移目光的次数就会减少。

而研究人员通过观察5至8岁的儿童发现,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提问的人与他们是否熟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越难,他们越倾向于将目光转移向远处。用多尔蒂·史尼登博士的话说,“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孩子在思考有难度或不熟悉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转移目光,凝望远方”。

多尔蒂·史尼登博士说:“老师、家长和照顾孩子的人都需要知道,他们的这种表现其实是‘正在思考中’的信号。学生转移目光,望向窗外,或许是件好事。他们也许正在思考问题,在不断提升自己。而那些成绩退步的学生则很少往窗外望。喜欢经常转移目光、望向窗外的孩子在各种测试中成绩要好于其他学生。”

最后,多尔蒂·史尼登博士下结论说,目光转移确实对思考有所帮助,因为这样可以通过阻隔视觉上的分心而让人们注意力更集中。面部表情会使人分心。如果孩子一直盯着老师看,大脑会因为忙于处理视觉信息而无法集中思考。

当你发现别人的目光不停地转移的时候,肯定有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不对头。某人会因为不喜欢你,或者对你不感兴趣,或者无法面对你,或者害怕你而可能避免跟你对视。在大多数情况下,撒谎的人会尽一切可能回避目光的交流,他们被一种愧疚的感觉所折磨,所以不想面对你。但是并不能因为某人眼睛看着别处就认定他一定在撒谎,此人也可能感到不太舒服,或者要自卫,或者有什么事情要隐瞒。人们也许不想让别人了解他们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而避免跟别人直接对视,他们也可能缺少自信,所以眼睛看着别处,以此希望你不要把他们看透。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书成蛇也是条正经蛇 女神棍在古代 契约娇妻,总裁太霸道 恰逢荒年遇见你 蜜枕甜妻:老公,求抱抱! 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 高嫁 废女成凰 误惹总裁:二婚新妻不受宠 许我此生一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