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和死对头在一起的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农村长大的郑橘子还是知道的:别说现在了,就是十几年后很多农村人对于祖坟的安稳也都是极端在乎的。
大道理好说,也要看人家认不认你的理,她可不觉得自己有这本事劝人家动祖坟。
郑寒秋没管段志辉的倒苦水,而是看着墙面上的地图问:“段叔叔,你说的李家山在什么地方?”
“这里。”段志辉也走到地图旁边,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指了个位置点了两下,“就是这地方”。
怕她看不懂还是稍微解释了一下各个地方,“地图上看就这么点大,实际要大一些。”
“这里是我们坳塘村?”郑寒秋指着旁边一个小小的地方问。
段志辉在地图上点了几处地方道:“这里属于平塘村,再过来才是你们坳塘村,这里就是我们镇政府了。”
郑寒秋想了想又问道:“省道既然是绕着山脚修路,我们两边看起来也差不多,为什么不申请把省道修到我们这边呢?”
段志辉比划着山脚的地方道:“县里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地图上看都是绕着山脚修路,但是我们这边有一条水道,虽说不是很宽但到底要增加些难度,需要的费用也就高一些,所以省里规划的时候规划在竹山县那边。”
虽说这时候很多人对修路不是很感冒,但是要致富先修路领导层还是懂的,只可惜先天劣势在那里摆着,省里规划重要的大城市看需求,他们这些路过的小地方主打能省就省。
郑寒秋看地图也没看出有多大的区别,只问:“费用要高很多吗?”
段志辉也没关注过这个问题,一时间也回答不出具体的数字,不过坳塘村才修的路,模糊点道:“估计要多个小几十万。”
小几十万?郑寒秋感觉这时候各个地方政府还真的是实在,比起省道带来的机会,几十万算什么?
“金额不大,镇政府可以贷款把这笔钱补上吗?地方政府把修路的差价给补上,省里不用多花钱也能按时把路修好,李家村的人也能保住自己的祖坟,多赢,不好吗?”
“啥?”段志辉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虽说几十万对镇政府来说是不算大数目,但贷款来修路?这事可没有听说过,至少他接触的信息里没有哪个地方这么做过。
郑寒秋用食指在地图上笔画起来,“也不用所有的费用都由镇政府承担,这事对县里也有好处可以让县里也承担一部分,
要是市里急于解决这个问题也能让市里出一部分,那么镇政府的压力就要小一些,
若是省里为了快点解决问题也解决一部分,那镇政府就能花最少的钱占最大的便宜。”
段志辉……你还真敢想,由下往上要钱?谁告诉你可以这样做事的?
“就算省道真修我们这边,我们这也没想好怎么做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