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冉冉升起的巨星),接着再看更方便。
傍晚时分,方冬梅回来了。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正中的饭桌上已经摆好了两盘热气腾腾的菜,闺女正在桌子边摆着碗筷,于是夸奖道:“闺女会做菜了?真乖!”
翠花脸一红,“不是我做的,是……。”话没说完,房门一开,张振华端着一口汤锅走了进来,“让一下,汤来了。”
“儿子?!”方冬梅愣住了,跟着一个箭步冲到了儿子的面前,张振华急忙大叫:“妈,小心汤!烫着呢。”说着急忙把锅放在了桌子上,这才道:“妈,我跟上级首长回来办点事,这几天就住在家里。”
方冬梅激动地抚摸着儿子的脸庞,“儿子,你瘦了。怎么样?在朝鲜没受伤吧?”
张振华笑道:“妈,我一直在后方,没事。”
“不是说美国飞机总是去后方捣乱吗?”
张振华一笑,“妈,我那是什么地方?战俘营。他老美要是敢轰炸那里,不说别的,那帮战俘就能拿起枪来把他们自己国家的飞机给打下来。”
方冬梅也乐了出来,“你这孩子,又说胡话!等一等你爸,他一会儿就回来。”
不多时,张盛也回到家中,见到儿子回来自然也是喜出望外。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饭桌上,方冬梅问道:“儿子,你这做菜的手艺是从哪儿学的?”
张振华笑道:“跟战俘营的厨师还有几个爱做菜的战俘学的。您尝着怎么样?”
方冬梅点点头,“虽说刀功火候还差点,不过还不错。”
张盛问道:“儿子,那些战俘还听话吧?”
张振华点点头,“基本上还算听话,只要不跟他扯什么意识形态,他们也不怎么和我们为难。”
“哥,你具体说一下呗。”
“美国人相对来说比较怕死,特别是他们的武装被解除之后更是如此。英国人则是傲得厉害,尽管做了战俘也改不了那骨子里的绅士傲气。在他们眼里,美国人就像是一群暴发户。就拿吃饭来说,英国人总是菜是菜、饭是饭,码放得清清楚楚;美国人就是饭菜混到一块儿,他们觉得那样才香。英国战俘爱讲究,喜欢干净;美国人邋遢得很,袜子脏了也不洗,正面脏了翻过来接着穿。”
“啊?”张翠花一吐舌头,方冬梅踢了儿子一下,“正吃着饭呢,你说那么恶心的事干嘛?”
张盛问道:“听说你们让那些战俘搞养殖,他们没意见吗?”
张振华道:“没有。在他们看来既然做了俘虏就要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我们又不是法西斯集中营,又没让他们干什么重活。养出来的东西大多数都是他们自产自销,有些活还是他们在美国就干熟了的。我们除了负责看着他们不闹事之外,基本上完全由他们自己负责。我们也没剥削、虐待他们,他们有什么可说的?”
张盛点点头,“这样就好,我就怕你们惹出事来。”
张振华一怔,“爸,您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张盛道:“我听说有些人私底下议论,说你们让战俘干活是违反《日内瓦公约》的行为。还有人说,你们这么搞完全是纵容美国人在志愿军后方明目张胆地搞资本主义。”
“屁!”张振华冷笑一声,“照他们这么说我们就该让那帮战俘整天吃饱了什么事也不干。要说违反《日内瓦公约》朝鲜人比我们狠多了,抓住战俘、特别是韩国的往往直接杀了了事。哪像我们,不管是抓到鬼子还是国民党还教育转化?”
“儿子,你可不许胡说!”方冬梅急忙拦道。
张振华道:“我没胡说,我说得都是真的。”跟着故做神秘地压低声音,“想不想听一些电台里不让说的事情?”
“好啊!”张翠花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去,别捣乱!”方冬梅拍了一下闺女的头,跟着说道:“既然外面不让说那你就别说了。”
“好吧。”张振华倒是无所谓,“快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吃完饭,收拾好桌子,张振华道:“爸、妈,该我问您二位了吧?爸,您现在忙什么呢?”
正在一旁写作业的张翠花抢着说道:“爸爸可厉害了,现在当大学老师了。”
“别听你妹妹的。”张盛急忙辩解道:“我就是去到农业大学给人家客串讲过几节课。主业还是在农村指导农业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