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扶桑什么意思),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日后。
李野山一行人和几个欢喜天的女弟子,一同抵达了空云寺的地界。
“云吞!热气腾腾的素云吞!”
“卖腊梅咯!金黄的颜色,又明艳又富贵,姑娘看看这腊梅吧?这儿还有腊梅香囊,全手工制作,戴在身上,不仅寒香沁鼻,还可静心凝神嘞!”
“菩提子手串!走过路过瞧一瞧,看一看!什么凤眼菩提、木鱼果、金叶莲花、太阳子、月亮子,您听过的没听过的,小摊都有,我敢保证,整个镇上,都挑不出比我这儿齐全的了!”
“……”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热闹无比。这座小镇和凡人小镇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几人都被摊子上,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的菩提子吸引,一人买了一串。
李野山买了串蜜瓜菩提戴在手上,他摩挲着菩提珠子,抬头间,看见远山上,有一座巍峨的塔。
“那里是什么地方?”
同行的欢喜天女弟子,跟着抬头看了一眼后,道:“那是镇魔塔。”
“塔中关押着灵州古往今来,赫赫有名的魔。”
郑小慧把玩着手里的白玉菩提,听到这话,才抬了抬眼:“镇魔塔中现在还有魔吗?”
“镇魔塔从未空过。”叫阿萝的欢喜天女弟子说道。
“那不会有魔从塔中跑出来吗?”支小草问道。
阿萝还未说话,卖风车的小贩就横眉竖眼地道:“有空云寺的大师在,魔物怎敢兴风作浪?他们不死在塔中就感谢我佛慈悲吧,还想跑出来,真是异想天开!”
说着,小贩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一时情急,犯下嗔戒,罪过罪过。”
离开此地后,阿萝笑着说道:“平乐镇上的凡人,大多信佛,刚刚的事情,不必记在心上。”
“他们就是这样的,受空云寺的庇佑,所以听不得旁人置喙空云寺的话语。”
支小草点点头:“反正是小事,我也没记在心上。”
阿萝提醒道:“对了,入平乐镇后,禁止使用灵力。”
镇上大多数都是凡人,修士的术法,对于他们来说,是致命的。随便一道术法,就能伤大半镇子的人。这里是佛门地界,这样的事情,当然不允许发生。
阿萝怕他们不知道,犯了忌讳,特意提点。
几人都保证,不会乱用灵力。他们都是凡人出身,在这座小镇中,只感觉到无比的亲切。
空云寺建在瞻山之上,是万年古刹,清净庄严,山腰处的宝寺,可供凡人礼佛烧香,再往上,还有一座寺庙,便是真正的空云寺所在了。
青石阶边栽种着杏树和黄姜花,这个季节,杏果早已经落没了,而郁灵州的春天又向来较晚,因此杏花也只是刚冒出点花骨朵儿,并不好看。
两边的园子里,栽种着蔬菜,有僧人在施水。
到了山腰的小云寺后,阿萝禀明了身份来意,寺中僧人,带着他们到禅房休息。
因为他们只是在这里歇脚等人,所以并没有进入真正的空云寺。
*
宁扶桑沿着瀑布延伸出来的河流一路南下,途中河流分道了几次,到这里时,水流已经很平缓了。
界碑上写着卫水河三个字。
宁扶桑眺望远方,已经能看见一座小镇的影子,看来她快到空云寺了。
瀑布这边的路途,果然要近许多。
宁扶桑往河流下游走去,渐渐的,河面出现零星的几盏祈福灯。
今日好像是平乐镇的什么节日。
小镇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挤得宁扶桑,眼睁睁看着自己离空云寺的方向,越来越远。
忽然,人群寂静了一瞬,随后发出嘈杂的声音。
“是空生大师!”
“今日竟是空生大师讲经,我运气也太好了吧!”
“别挤我啊!给我留个位置!”
场面有些混乱,宁扶桑也不知道被谁推了一把,跌跌撞撞挤进了内围。
众人抢着草编的蒲团跪坐下,宁扶桑一袭白衣,鹤立鸡群,旁边的人扯了一下她的袖子,小声道:“你愣着做什么?赶紧跪下呀,空生大师要开始讲经了!”
少女碎碎念叨:“要在三千蒲团中,抢到一个蒲团,可不容易,你运气真好。”
她也是今日才抢到了内围的位置,以往都是只能在外面站着听经,站不了多久,就腿麻了,早早离开。
宁扶桑没有理会少女,她来平乐镇是去找李野山他们的,可没心思在这里听和尚讲经。
宁扶桑回头看去,里里外外的人,乌泱泱一片,水泄不通,平乐镇不能使用灵力,她根本出不去。
平乐镇百姓围成的方圆中央,三个和尚盘腿坐在蒲团上,左边的小和尚,看了宁扶桑很久,终于忍不住说道:“她怎么不坐下?”
中间雪白袈裟的和尚,眉目如画,清俊的面庞,微微转过,朝着他的视线看去,但这个时候,宁扶桑已经跪坐在蒲团上,泯然众人了。
既然走不掉,那她就老老实实在这儿听听经吧。
见宁扶桑终于跪坐下来,少女松了口气,她这样站着,好多视线往这边看来,整得她都脸发热了。
宁扶桑朝三个和尚看去,不由用手肘碰了碰身边的少女:“哪个是你所说的空生大师?”
其实很好猜测,中间的小和尚应该就是了,但他实在太年轻了,宁扶桑很难将他和一介高僧联系起来,因此心中总是不太确定。
少女看向宁扶桑的目光变了变,充斥着鄙夷:“你竟然连空生大师都不认识!”
说完,再也不理会宁扶桑,也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和先前热情的少女,判若两人。
宁扶桑气笑了。
什么空生大师,不过就是个小和尚嘛!
她倒要听听,这小和尚能讲出些什么佛门大道理。
宁扶桑原本是想闭目打坐,等讲经结束的,被少女这么一鄙视,倒也聚精凝神地听了几句,无形中,不由对小和尚生出几分肃然敬意。
佛学经文晦涩难懂,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听明白,但周围的信徒,虔诚地看着他,聆听佛法。
“……我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岂以分别高下,应以平等施而摄益之……我为利乐诸有情故,而受此身。诸有来求,定当施与,不应不施……今获大利而不思报,其福无边矣。”
他的声音平和,徐徐道来,抚平人心中的躁动。明明是在最喧闹的人间,却生出一方宁静之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