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红楼结社),接着再看更方便。
某地有一位书生,是延陵人,叫李晓之,年纪不大,才刚成为童生,刚入泮(中国古代学生的入学仪式),也就是县里正式的学生。
这一日,李晓之在书斋里看书,困了他就趴着睡着了。
梦中,有两位看似衙役的人,拿着红色文书来请他,说:“李公子,我们有公事,请你快跟我们走。”
李晓之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是老师叫他去,他来不及看文书,匆忙换了衣服帽子,然后跟两人出去。一看外面还有轿子,李晓之不禁奇怪,问道:“学堂近在咫尺,何必还用轿子呢?”
那两名衙役不回答他,只是催促他赶紧上轿出发,于是,李晓之上了轿子,轿夫很快就抬着他快速奔走了。李晓之从轿子一侧的窗口看外面,只见外面黄沙茫茫,天色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黑暗,看着路边的树木房子,他发现自己以前从没走过这条路,
很快,来到了一座城池跟前,这里很大很宽阔,有三街六市,还有许多来往的人,他们看到李晓之的轿子后,纷纷避开。
进了城池之后,很快来到一座府衙跟前,这府衙看起来十分壮阔,比总督的府衙还大还漂亮。轿夫抬着轿子,一直到府衙中门,很快,出来两队仪仗队,都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似乎在迎接李晓之。
李晓之一脸懵,不知道怎么回事。
轿子很快进入甬道,只见有不少带着乌纱帽,穿着红色官服的人,拢了过来,一个个官员都对着轿子作揖施礼。李晓之数了一下,足足有十六人。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还以为学堂里请人唱戏,这是戏台班子的优伶。
李晓之正要出轿子回礼,那两个衙役却已经对着官员们说了“免礼”。
接着,轿夫们继续抬轿子,一直到了前面大殿的台阶下面,才停下来。李晓之出了轿子,看到九间屋宽的大殿,十分阔气,大殿中间用白玉石垒起来一座高台,台上铺着金龙黄幕布,四边垂下来。
跟着衙役,李晓之从左边进大殿里后,两旁的回廊很深远,走了许久才到后面大殿。进了后面大殿左边的屋子里,掀开帘子,只见里面陈设的家具都很古典、精美又洁净。两个衙役把李晓之带到这里后,让李晓之进去,然后他们就离开了,
很快,来了八位童子,差不多都只有十一二岁大,有的童子捧着金色的幞头,有的童子捧着黄龙袍子,还有的童子拿着步云履,或者是捧着玉带,或者是捧着香巾,或者拿着面具而来,有的捧着铜镜而来……反正都拿着东西,没有空手而来的。
童子让李晓之换衣服,李晓之问他们为何要换衣服,童子只说是这里的规矩,其他不肯多说。
换好衣服后,童子又让他戴上面具。李晓之不肯戴面具,还问:“衣服已经换过了,何必还要戴面具呢?”
童子说:“我们这里的规矩就是这样,必须戴面具。”
李晓之心想,可能是要扮演话剧,演古代人,怕被人认出来吧。于是,他戴了面具,那面具十分奇特,戴上去之后,感觉就像真脸一样。李晓之似乎觉察到了不一样,让那个童子把铜镜拿过来。
童子拿着镜子,李晓之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下子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他好像换了脸一样。此时的他,方方的脸,长长的胡须和髯,头戴金冠,身穿龙袍,腰挂玉带,脚下步云履,俨然就是帝王一样!
此时,八个童子齐声说着“升殿”,外面也有人接应说“升殿”。然后童子带着李晓之出去,到了前面大殿,从台阶下面一点点上去,到了台阶上,有一个公案,上面还有放令签的签筒、印箱、墨砚等等。黄幕布开启,两位衙役拥护着李晓之到公案后,前面见到的十六位官员也都上殿,行礼。在十六位官员后面,还有许多小吏、衙役等。
李晓之注意到,下面的人中,还有夜叉、牛头马面,他们也都跟着行礼,然后站在了一边。
行礼之后,大家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两边排列整齐,大家都不敢说话,场面十分严肃。
李晓之隐约感觉到了什么,他想了想,忽然一惊:这里莫非是……莫非是冥府?自己成了阎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在暗自吃惊,只见一位衙役送了案卷上来,外面的囚犯也带到大殿之下,然后下面那些小吏就开始审问犯人,随即便开始用刑。两边施刑人员上前,对着那些犯人开始动手,有的剥皮,有的打脸,有的破腹,有的抽肠,有的拔舌……那些犯人哭号之声,听起来十分凄惨。
李晓之因为距离远,不知道那些小吏怎么审问犯人,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