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星电力),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章彩云之南(一)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哼着山歌,斥候旅长王飞雨推着独轮车走在通往普定的山路上,他本为蜀人,这次被从震北军中征调到平南军,顺道回了趟故乡。几年不见,当年不务正业的无赖儿郎衣锦还乡,羡煞了乡亲父老,斥候旅为军中独立单位,地位介于师与团之间,着实的五品大员,新进的二等子爵。王氏一族,满门皆荣,这家摆酒,那家设宴,纷纷为其庆贺,席间少不得又介绍些后进让他提携,飞雨一一受了,应酬得好不快活。正高兴间,平南军移师沅州,将令在身,他又匆匆告别家人随军而去。
不用拍脑袋,王飞雨就知道要打仗,这几年朱元璋忙着北边对付高丽人,无暇南顾,任由蒙古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云南嚣张(元云南辖现在云、贵两省),自开国以来,朱元璋数度遣使臣安抚,梁王尽数杀之。洪武十一年,脱古思帖木儿去帝号,称臣,梁王仅仅捎带着上了个本子,大明官吏还是无法踏入云南行省一步。这回北边消停了,朱元璋自然不会再听任梁王在南边折腾,况且这天下银矿,多在云南,谁也不愿意钱袋子被别人攥在手里。
四月,沐英巡四川,王飞雨奉命随军,为沐英训练平南军斥候旅。五月,镇守和林的都督郭英随颖川侯傅有德入湖南辰州(湖南沅陵),和林防务交给了威北军统帅宋国公冯胜的侄子冯诚。七月沐英移师沅州,湖南境内已经纠集了新旧明军十五万余,梁王府还在日日笙歌。梁王帐下诸臣皆道山高路远,明军必不敢来,谁料王飞雨已经带着一伙弟兄潜到他的眼皮底下。
在云贵如闲庭信步一样往来溜达了两个多月,王飞雨等人把大小关卡道路打探了个一清二楚,明细地图一张张地送到沐英的大帐中。九月,各路人马养足精神,王飞雨又奉命带人潜入普定城,准备接应大军到来。
有道是云贵自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在王飞雨眼里,目前又加上了“人无三两银”。各路关卡,关关下手、路路要钱不说,就连过个村子,都有村中的地保带了村中老少拦车收税。远远的看见村落,人还没等进去,“啪嗒”,一棵树干就横在路上,石头后闪出几个六旬老汉,拦在独轮车前,两手一伸,一言不发。交一吊铜子自然挪开树干让你过去,倘若不交,老汉决不让道,稍有争执,即倒地不起。稍顷全村青壮皆出,围着讨要碰倒了老人的养伤钱。交了钱也未必太平,穿村而过,未出村口,又是“啪嗒”一声,这回要的是出村费,不给则重复入村故事。
穿州过县,那分艰难更是甭提,每过一门,必抽十一,抽得王飞雨等人作为掩饰身份的松江细布,越来越细,开始一辆独轮车还需两人一推一扶,没等到普定,就变成一个人单手即可伺候了。
远远的见到一个茶棚,看样子是个汉人开的,大伙计打扮的王飞雨招呼后边的人把车子在凉棚四周放好,进茶棚打尖。掌柜的见有大拨客人到,一声招呼,小二飞快跑出,递上在井水里浸得冰凉的手巾,喊声“贵客先擦擦汗”,一边收拾桌椅板凳,一边给客人上茶。客人们显然不喝那膻哄哄的蒙古奶茶,招呼柜上的尽管上今年明前新绿来,价钱勿论,喜得掌柜的眉开眼笑,亲自出来伺候。
“我说掌柜的,这离普定还多远那”。大伙计模样的人喝足了茶,慢声慢语的问道。
掌柜的见说话的像个斯文主儿,不敢怠慢,走上前低着头用官话说:“回您的话,还有六十里,沿着这条道向前,再过仨村子加一个官寨,就到了”。
“那么远呢”,王飞雨接过掌柜的递过来的扇子,不高兴的问。
“不远了,包您太阳下山前能在城里落下脚,爷要累,我给您捶捶背”。掌柜的看在那一车车货的面子上巴结道。
“不用,不用,哪敢劳驾您老”,王飞雨连忙推辞。“还要过仨村子啊,还有官寨,拜托您老个事儿行不”?
掌柜的老汉见这大伙计说话上道,十分受用的说:“什么拜托不拜托的,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您尽管说,能帮的我绝不含糊”。
王飞雨从怀中摸出一块银子,大概四、五钱的样子,很不舍得地在手里握了握,塞到掌柜的手中,“大叔,帮忙指条小路行不行,不怕绕远,这路上消耗太大”,他一指瘪瘪的货,“您看,照这样下去,没等到普定,货就被抽干了,回去老板非打发了我不可,我家大小十来口子,就靠我这点血汗钱儿落个嚼裹,丢了活,我家就败了”。说罢,眼角汪然泪下。
掌柜的见王飞雨落泪,心一软,叹道:“后生崽,你们老板也是,怎么好好的中原不跑,让你到这里卖货呢”。
“老板听人说云南银子多,好赚,就派我来了,让我带货到云南城(今昆明)谁知处处要钱,大爷,求您了,给我指条明路吧”。王飞雨装什么像什么,根本不用酝酿,眼泪滚滚而下,旁边小伙计,车夫打扮的人一同叹息。
“还到云南”,掌柜的吓了一哆嗦,“就你这点儿货,后生崽,听大叔一句话,到普定后把货赶紧处理了,然后打道回俟(qi),别在想着云南了,甭说你这点儿货,比这多三倍也到不了”。
“大叔,此话怎讲,您给我说道说道,我也好回去给东家回话啊”。王飞雨央求道。
“嘿,后生,今儿这没别人,也算咱爷两个投缘,我就给你摆摆这龙门阵”,掌柜的装起银子,拽了把椅子坐到王飞雨面前,给自己斟上一杯茶,“滋喽”喝了一口,慢慢地说:“都说蒙古鞑子粗鄙无文,但立起名目来却丝毫不比咱汉人差。知道么,抽你十一,这是轻的,你是外地人,本地人抽得更狠,知道不?新官到任,百姓无论是否本地人等,一概要付“撒花钱”。那旧官离职,所有人还必需送“人情钱”,连收两把,谁的也不能少,你们中原兴这个礼数么”?
王飞雨等人听着新鲜,纷纷摇头。
掌柜的一幅见多识广的样子,撇撇嘴接着说:“当这大元的百姓还有更大的‘好处’呢,官吏升堂,相关差役人等需要付“常例钱”,您要打官司,原告一方要付钱,叫“贲发钱”,被告也要付钱,叫“公事钱””。
“不会吧”,王飞雨等人大开眼界,瞪大眼睛抗议道:“这当官的升堂办案,职责之内的事,怎么能向百姓要钱呢”?
“要不说你们是外乡人,不懂本地规矩呢,知道不,蒙古人说了,能摔跤放牛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升堂办事对他们来说是受罪,收你点儿钱算清廉的,碰上混的,连原告带被告一块关起来,要你倾家荡产赔他耽误玩乐之罪。收了钱,叫“得手”,收不到钱叫“晦气”,调到好地方当官叫“好地分”,留在云南城里叫“好巢窟”。要想一级级升官,哪级不得塞给上司万八千的,这钱还不都是从小老百姓身上出。就是遍地是银子,也禁不起他刮地三尺啊”!
“那你们的梁王爷呢,不管管吗”!
“管管,蒙古人认为汉人就是应该交银子的,不然早杀光了。蒙古人打死了汉人,就赔一头驴,还得看你家得主人是谁。不明着上你家里抢就不错了,收你点儿钱你还敢叫苦”!掌柜的说着说着觉得心寒,不住的摇头。
这回轮到王飞雨给他递手巾擦眼泪了,掌柜接过手巾,眼角余光看见王飞雨虎口上的茧子,愣了一下,苦笑一声道:“打这山后边有条小路,据说是当年武侯伐孟获时修的,不知真假,好些年没人走了,说是闹鬼。五年前我走过,比大路远不了多少,险点儿,没官寨子,你们从打那走会省点儿事”。
“谢谢你老”,王飞雨不住地给掌柜的作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