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宋一品官有哪些),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能光是指望别人不行,自己也得拿出干货。一念至此,便再次把目光落在那题目上。
其实“为郎牧羊”指的是谁,李昂一看就知道只能是卜式。之所以去问,不过是借着这个由头讨方砚台而已。
苏武何人?汉中郎将,持节使匈奴,被扣留后坚决不降,卧雪食毡,多日不死,匈奴人以为神,将其迁至北海牧羊,声称若公羊生子,则放其返汉。
古今对照,是不是有些熟悉?
没错,苏武之境遇,正如今日之“二圣”,赵构若以此为省试诗题,难道是要告诉全天下,我是不会去救父母兄弟的,除非女真人主动把他们放回来?
不过,李昂恶意猜测,或许赵构在出题时,真想到了这一点也未可知……毕竟,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实在不怎么样。
至于卜式,就好理解了。
这位是西汉大臣,早年以牧羊致富,时匈奴犯边,他主动向朝廷表示愿意捐献财产以助军资。汉武帝很感动,要给他个官作,卜式却说自己不习文章,不会也不愿作官。
后来他又捐钱二十万给河南太守救济灾民,汉武帝实在过意不去,就召见卜式说,你不会文章没关系,朕在上林苑也有很多羊,你就作个郎官,专职牧羊吧。
这就是“为郎牧羊”的典故,赵构以此为题,就是要告诉读书人,不要问朝廷为你做了什么,要先想想你为朝廷做了什么。只要你们勤于奉献,朕心里自然有数,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揣测到皇帝的用意,这诗就好作了。
先在心里打好腹稿,再比照着格式和韵律的要求,从身后考篮里拿出两本书来参考。
没错,李昂带了两本书进来,而且是光明正大。因为宋代科举虽严禁夹带,但考诗赋者,被允许携带《切韵》和《玉篇》,前者是韵书,后者是字典。
打了草稿以后还不能马上往试卷上写,得仔细检查有没有犯各种忌讳,反复数次确认没有任何纰漏,才从袋里取出盖了印的正式试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抄写:赋得为郎牧羊诗……
抄完以后,又轻吹墨迹,再仔细核对一番。
起初,李昂嘴角还有一抹微笑,对自己这次的发挥很满意。但看着看着就郁闷了,这笔字啊,只能算是工整。不过好在解试省试的试卷都要誊录,只要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应该不至于被拿去生火。
作完了诗,本想再接再厉,把那篇《动民以行不以言赋》也弄出个大概来,但身上冷肚子又饿,再看看天色估计今天也就这样了。遂把试卷装进袋里放好,又拿两本工具书压在上头生怕弄皱。
随后,才拿出两块点心一边吃,一边盯着那悬在厅额上的题目。
赋问题不大,只当是写带韵的散文罢了,而且“动民以行不以言”这个基本上不存在破题困难,意思都在字面上,赵构想借这篇赋来考察他未来的官员们是否有实心任事的觉悟。
应该说,皇帝还是很清楚自己以及这个国家现在的处境,大宋都混到这步田地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干事的能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