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二节 经络的功能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中医学把人和( )看作是一个整体。),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生理方面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这种有机配合、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于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从而使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表里、上下彼此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赖于经络的传注。所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3.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有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

4.调节机体平衡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时,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促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病理方面

1.传递病邪 经络是病邪由表达里,或由里达表和里病互传的途径。外邪侵袭皮毛,通过经络传递,可内传五脏六腑,形成里证。脏腑之间也因经络的沟通联系可使病变相互影响。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犯胃、犯肺;心火可下移小肠等。

2.反映病变 经络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径路。内脏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如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内侧缘,这是因为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之故。其他如胃火炽盛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等,都是经络传导的反映。

三、诊断方面

1.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及特异联系指导辨证归经 根据经络循行的部位及特定的脏腑络属,对病变所在部位进行分析,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或何腑。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的病变。又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

2.根据经络所属穴位异常反应作为诊断疾病依据 机体患病时,常在体表的某些穴位或部位出现病理性反应。如肺脏有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者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等。这些反应常随疾病的不同和消长而发生变化,在临床上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

四、治疗方面

1.指导针灸、按摩治疗 针灸与按摩治疗常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治疗某一脏腑组织的病证。如胃痛取胃经的足三里穴;肝病刺肝经的期门穴等。

2.指导临床用药 药物治疗也是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才能使药到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古代医家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所具有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创立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治疗头痛,病在太阳可选羌活,病在阳明可选白芷,病在少阳可选柴胡,病在厥阴可用藁本等。

五、预防保健

临床可以用调理经络的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以强身、防病、益寿;灸风门穴可以预防感冒;灸足三里、悬钟穴可预防中风等。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霸道皇妃嚣张爱 古灵精怪的太子妃 在宿与命的川流上 紫凰天下 继后守则 这个系统不按套路来 重生千金:病娇萌妻太难养 男神是怎样追星的[重生] 我有一座无敌城 半程烟雨半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