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曾活在童话的故事里),接着再看更方便。
应天府即南京,又称金陵。
此时虽然已经入夜,但皇城里一处宫殿内还是灯火通明。
里面的御案后坐着的正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听着毛骧的汇报,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但很快被冷漠的神情掩盖了下去。
毛骧汇报完毕。
朱元璋的手指轻轻点着龙椅旁的扶手。
良久,御案的阴影后,朱元璋那雄浑的声音传来:“老四倒是收了个奇才。”
毛骧恭敬地回道:“是否要提醒一下燕王殿下?”
朱元璋眼神闪过一丝寒光,而后淡淡地说道:“先不用管老四的事,先把胡惟庸的事情搞明白。”
毛骧拱手道:“是。”
胡惟庸前些年被冠以各种罪名而被而被朱元璋杀掉了,他当然是罪有应得。
可朱元璋并不想就此结束,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
淮西勋贵们个个功劳甚大,以李善长为首形成的淮西集团对自己行政多有掣肘。
他担心未来太子登基这些人会自恃功劳,骄横跋扈,不听皇帝的命令,产生什么不臣之心,威胁到太子的统治。
所以这帮人,朱元璋并不打算放过,有一个是一个,关联到的全都要杀掉。
至于对皇位有觊觎之心的老四朱棣,朱元璋并没有放在心上,觊觎皇位的儿子又不止朱棣一人,秦晋二王还死死地盯着呢。
况且他相信朱标能压得住自己这些弟弟,由于当年到处打仗,这些弟弟一半时间都是他带着的,长兄如父的威严让这些蠢儿子们都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朱元璋眉头皱了起来,着一个小太监出门看看是怎么回事。
接着便见小太监带着别的一帮太监进了来。
为首的老太监来不及向朱元璋行完礼,哭着说道:“陛下,太孙殿下不行了。”
“什么?”,朱元璋大惊,立马起身前往太子所在的东宫。
此时的东宫已经乱成一团,朱元璋给自己身边的大太监一个眼神,大太监心领神会,快速带人稳定东宫的形势,保证不出什么乱子。
朱元璋来到一处小宫殿内,太子朱标带着自己的嫔妃和其他儿子们赶忙上前见礼。
在简单的交流的一下情况之后,朱元璋的脸上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朱元璋不顾太医的阻拦,进屋察看完朱雄英的情况,便到了隔壁的一处偏殿之内休息。
淮西党?蠢儿子们?还是这东宫内的人?
朱元璋独坐在黑暗之中,屋外侍卫和太监没人敢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们知道自家陛下,在想事情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独坐在一个地方,不准任何人打扰。
许久之后,殿外的小太监来报,皇太孙殿下薨了。
朱元璋打开门,神情无悲无喜,走去隔壁在安慰了朱标几句后,便起驾回宫。
同年六月。
大明一代贤后,朱元璋原配马皇后马秀英病重。
朱元璋来到后宫探望。
见到这个陪伴自己走过一生的女人即将离去,心思深沉,当上皇帝后喜怒不形于色的朱元璋还是流露出了正常人应有的悲伤。
朱元璋来到马秀英的病榻前,不禁泪如雨下。
“重八,我要走了,以后就没人再管着你啦。”,马秀英有气无力地说到。
朱元璋紧紧地握住发妻的手,说道:“妹子,咱已经找了最好的大夫给你来看病,你一定能好起来。”
马秀英勉强露出一个微笑,说道:“重八,我的身体我很清楚,你就不要麻烦下面的人了,希望我走了之后你也不要迁怒于任何人,你的脾气就是这样,以后要收着点。”
朱元璋心如刀绞,泣不成声地说道:“知道,知道,只要妹子能好起来,妹子叫咱做啥都成。”
马秀英又说道:“我没多少时日,可能撑不过这两个月了,叫孩子们都回来吧。”
朱元璋点点头,吩咐手底下的人马上通知各地藩王、以及嫁出去的公主回京。
马秀英又说道:“重八,我知道你对老四有所看法,但棣儿好歹也是我一手带大的,我早就把他当成自己亲生儿子,如果,我是说如果,未来储位易动,重八不必在乎我,棣儿定是个有用的,必能克承大统,带领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朱元璋本想呵斥马皇后后宫不得干政,但看着马秀英憔悴的面容,这句话他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只能点点头表示答应。
北平,燕王府。
朱棣上午在接到朝廷传来的消息,也是悲痛欲绝。
“朱能!”,朱棣朝着门外大吼一声。
朱能便很快走进朱棣的书房。
燕王朱棣本想交待什么,但想了想,便让朱能去召集王府所有属官过来,包括徐平安。
徐平安在接到消息后,赶到了朱棣的书房,此时书房内,王府高层基本上都到齐了,以邱福为首的武官势力,还有以姚广孝为首的文官势力。
见徐平安进来,朱棣于是宣布道:“母后病重,本王要火速回京,北平的各项事务还得仰赖各位。”
众人纷纷应声称是,并让朱棣放心回京,有他们这些王府老人在,北平乱不起来。
接下来,朱棣便把在北平的各项事务给安排了一番。
交代完毕后,朱棣便让大家回去各司其职,不过徐平安却被留了下来。
朱棣说道:“徐先生,此次我会先行一步,过两日王妃和英儿他们也会起程回京,我们不知何时才会回来,你想必是要闲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