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社交心理学故事),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曾经交过多少朋友?在这些朋友里面,有多少人和你建立并维持了长久的友谊?为什么?如果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仔细地思考,就会发现很少有酒肉朋友的友谊能够长久。酒肉朋友的关系是建立在物质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一般而言,如果我们单纯地希望用物质上的交往来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于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抽取了一些大学生,让他们在实验室里解答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没有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这时去了解他们是否愿意继续去解题,来作为他们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却很少。这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当人们在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心理上的内感报酬——也就是我喜欢这件事,这件事会给我带来快乐——会让他们觉得有所收获,如果你给他们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弱活动本身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德西效应。
一位老人退休之后在一座小镇里静养,但让他烦恼的是,附近住着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整天在街上互相追逐打闹,吵闹声让他无法入睡,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天,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说他喜欢听小孩们的吵闹声,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在他家附近吵闹,他就会给他们每人50美分,孩子们都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这群孩子又跑来了,并且玩得比以往更放肆。这位老人就给了他们钱并许诺下次来还有报酬。第三天,他们又来了,大肆庆祝,而这个老人又给了他们钱,这次是25美分,第四天孩子们仅得到了15美分,老人解释说他那干瘪的钱包已经快被掏光了。“求求你们,尽管这样,你们明天还能以10美分的价格来玩吗?”
结果,这些孩子们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说,这样得不偿失,因为在他房子前玩整整一个下午才只有10美分。从此再也不去老人所住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这位老人巧妙地利用了德西效应,运用物质潜规则让那些孩子“悄无声息”了。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的动机的两重性上。
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种。所谓外在动机,就是指在外部刺激作用下,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而内在动机则是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可能降低其内在的动机而转变为外在动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德西效应:交往的双方都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就是很喜欢彼此,而外在动机就是一些物质上的传递。当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物质上的传递时,德西效应就开始运行了。
有一位画家,成名之前醉心于艺术创作,觉得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就是创作。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名了,他的画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一幅就能卖好几十万,他也成了一个名利双收的富翁。
可是,自从成名之后,他就没有办法专心进行创作了,因为他老在心里忖度着:这样的画符合我原来的创作风格吗?能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吗?能卖出好价钱吗?
他认为人们心中已经把他定型了,新作品只有符合他原来的风格,才容易被人们认可。如果他创造出新的风格,则没有把握会被人们接受。不被接受和认可,就挣不了原来那么多的钱。
结果,为了钱,他的创作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所顾忌,而是变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他每天痛苦地表达着自己的艺术感受,画画变成了对他的束缚而不是乐趣。
艺术创作如此,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当物质交流完全取代了精神交流的时候,人们之间的感情很容易被金钱所破坏。
德西效应告诉我们,适度的物质交往有利于巩固个体之间交往的内在动机,所以物质交流可以起到友谊润滑剂的作用;但是,过度的物质交往反而会降低交往双方的内在动机,对双方的关系造成破坏。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纯粹的物质交往不可取,物质交流应与精神交流达到平衡,真正的朋友只有在精神上达到共融后,才能在物质上无所顾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