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五岳独尊在泰山哪个位置),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体完成了山峰和水系的布置,林旭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停止了外人似容易写意的移山工作。在很没风度地抬起胳膊用衣袖擦拭着脸上不存在的汗水,调出自身的资料描了一眼,他的心中有些戚戚。
果然是跟先前试验的结果差不多,动用“赶山鞭”平均每分钟消耗近十个神力点数,近段时间林旭攒下来的那点神力,只是这一会功夫就要见底了,幸好刚才没犯下什么必须返工的严重错漏。
城市的整体风水格局已成,余下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无非是弄些人来此地居住。
林旭敢打包票,这块风水宝地很适宜人类居住,包管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孩子一生就打不住。这块地皮是用来养信徒的,当然是能增加人口繁殖最好,其他附带功能都属于意外之喜。风水宝地如假包换,不过由于九峰之间的属性相生相克,吉凶变幻不定,不会象某些人所期望的那样,随便就能出什么真龙天子,抑或是高官显贵,不过保一方平安,免除一切天灾**倒是绰绰有余。
神祇需要信徒提供香火,人类是最优质的潜在信徒,所以圈养人类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
对于需要大量的愿力抵偿神力消耗的神祇们来说,培养信徒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报丰厚的投资事业。
这就如同放牧羊群的道理,一位好牧人要时时留意照拂自己的羊群,这样才能确保获取稳定的收益。合格的牧人既要让羊儿吃饱喝足,又要防备外面的野狼跑来吃掉羊,为此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能算多余。假如不希望亡羊补牢这种老掉牙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一个好羊圈更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这一点也正是林旭之所以不惜大费周折,营建这个风水宝地的原因所在。要不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没什么动力大搞慈善事业呢!
荒草戚戚,秋风瑟瑟。
曾令大秦帝国引以为傲的秦直道,在全盛时期能够通达全国所有的州郡城池,次一级的支线道路也向下延伸到大部分的县城。然而,随着近百年来的朝政荒废,各级官府用于维修道路和水利设施的款项相继被挪用贪墨,除了如关中京畿和河北、蜀中诸郡这样的腹心地带,其他地区的道路系统已是普遍存在年久失修的破败现象。
大量公共工程出现衰败破落的景象,仿佛是在昭示着这个老大帝国的肌体正在加速衰老,灭亡之期已是为时不远了。
大势如此,不是人力所能挽回,个别清廉负责官员的努力只能延缓这个过程,他们却不能阻止这个必然结果。
时至今日,哪怕是在这条地位相当重要的,原本用于连接九江郡与南阳郡之间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同样出现了下过一场秋雨之后,路面上满是黄澄澄的粘稠泥浆和大片积水,叫人无处下脚的窘迫状况。
当一个庞大帝国走向衰亡,过程通常是漫长而痛苦的,绝少出现那种突然崩溃的范例。
可以说,在多数时候,一个国家也如同久病缠身的患者那样,原本健康而充满活力的肌体,在无法治愈的疾病侵蚀下逐渐丧失活力,最终毫无悬念地走向死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秦帝国的臣民们,很多人还不曾想到帝国是否会灭亡的问题。反正这种要死不活的颓废局面也维持了很久,也许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不到故事结尾,因而,大部分人也就不太关心这些貌似与己无关的身外事了。
在这个鬼时节还不得不出远门的行路人,面对着糟糕得无以复加的路况。虽是忧心耽误路程,他们也只能选择在路边先休息以下,等待路面的积水退去后再行启程。
怀着无奈的心情,貌似是三代男女老少都有的十余口人,全家围坐在路旁一座茶寮草棚外的石桌前。这一家人就着店家明码标价一个半两钱管够,虽然滋味粗劣苦涩,但好歹是滚烫的热茶水,吃着随身包袱里干硬得能把人的脑袋敲出大包的干粮。
在这一家人当中,年纪在四十岁上下,满面风尘和倦怠之色的长子,此刻他试探着跟自己的老爹打商量,低声说道:
“爹,俺听那茶馆里面的说书先生讲了,这大山里有大户正在招佃户。要不,咱也去碰一碰运气吧!”
身为一家之主,这名发色斑白的老农夫叹了口气,说道:
“唉,先等等吧!你三叔去了申州那边打听消息,兴许他能找到更好的去处。”
古人说,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