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嫡女不为妾),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上去给姨娘问安,恰巧就遇上了铁柱表哥,仪华很礼貌的低身施礼,见她一副淡然摸样,朱守谦倒是先红了脸,结结巴巴的回礼。仪华只与姨娘说了些平常的话儿,就出了门。此地不宜久留,尤其是有个表哥在这里。
这一年发生了好多事,到处都不消停。现实朱元璋同志又为人类繁衍做出了一份贡献——皇十三子朱桂出生了。谢氏不仅要陪姨娘,还有打点礼物送进宫里,好在贺生这种事情会给大家充裕的准备时间,谢氏把早就准备好的东西送进去就算。可是没过两个月,皇帝的小老婆又死了一个,这回死的还不是普通的小老婆,是个贵妃。哦对了,在这里贵妃死不能叫死,得叫薨。
得~孙贵妃薨了。
这事儿可没什么提前量。虽然是小老婆,但是朱同志还是很伤心,辍朝三日。为了响应领导的悲痛之情,谢氏又得进宫。仪华想象着娘在宫里要对着一干人等跪来跪去的,心里就不爽。
贵妃的大丧终于出完了,姨娘也该走了。
送走了姨娘和绯闻表哥,仪华终于松了口气。气还没松完呢,就看见谢氏吩咐去备下厚礼,一共两份。仪华想了半天,突然想起来:艾玛,常云月这不是要生了?
秋风渐起的时候,皇长孙生。
起名朱雄英。
嗯?不是应该叫朱允炆吗?
乱了乱了,都怪自己以前没好好研究历史。
外面乱外面的,仪华的后院子依旧很消停,没事就习字吧。现在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女人都喜欢绣花了。因为绣花比较浪费时间,大把的时候就这么消磨殆尽。绣绣花,练练字,这就是闺秀的生活了。
天气凉下来的时候,仪华又着人北上,送了几船的货物,可是苏戎是半点没有银子给仪华。
然后表哥的婚期到了,表哥终于成亲了。在表格朱守谦顺利步入婚姻殿堂之后不不久,谢氏又开始忙乎往宫里送贺礼了。仪华掐着手指头一算,这回该轮到朱棡了。
晋王殿下,您新婚愉快啊。
很自然的这门亲事也是老朱给定的,至于当事人的意见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可以联姻。这仪华觉得再这样下去,大明王朝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家族式企业……
既然是老朱选的儿媳妇,自然身份不能差了,太原卫都指挥使的闺女拉过来做三儿媳妇。部队首长的千金,且是太原卫的都指挥使,看来老朱给自己挑选儿媳妇的时候还是很注重对方家世的。
朱棡也没什么不高兴的,首先这门亲事不是皇帝心血来潮定下来的。与燕王和仪华的婚事一样,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定了亲。虽然太原卫都指挥使和太子的老岳父开平忠武王,老四的老岳父右丞相魏国公这样的名头比逊色很多,就连老二那个二货大舅哥儿都是太傅中书右丞相河南王。但是又一想,常遇春已经死翘翘了,虽说还有个娘舅蓝玉也不错,单毕竟不是直系亲属,太子能借上娘家什么光?
老四的岳父就比较牛掰,但是徐达镇守那地方实在不怎么着,北平?先别说那地方冷不冷,就单单天高皇帝远这一条也不能去啊。到了那,就算自己做出点成绩父皇也看不见啊。
再说那个王保保,太傅中书右丞相河南王,听起来唬的人一愣一愣的,但是那可是故元的官职,再尿性也是过去式了。要是王保保归降还好点,可惜王保保到现在还没有归降的意思,不但不归降还到处打游击。真想不懂老二这货为什么最近和王保保的妹子和好了,看起来两个人感情还不错?
这样一来,朱棡突然明白了父皇的苦心,虽然都指挥使不是什么显赫的官职,但是人家那位置好啊,太原啊!
朱棡心情好了,但是有人心情不好了。
老朱觉得既然娶儿媳妇是个大事,那么就本着双喜临门的态度,给朱樉又补了媳妇。
你不是不喜欢这个王妃吗?没关系,爹再给你娶一个。好一个土豪爹。
卫国公邓愈女为秦王次妃
……
仪华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小半年以后的事儿了,她真真觉得老朱有欺负老实人的意思。无奈老朱气场强大,纵然朱小二不愿意,媳妇还是规规矩矩的送到他炕头上去了。
然后仪华很后知后觉的想,算来算去,从太子到六皇子朱桢,这几个成了亲亦或者定了亲还没结婚的,有一个算一个这些亲王妃的身份都很拉风啊!
很快自己的婚期就到了,于是徐仪华有幸成为这群王妃中身份最拉风的一个。
洪武九年正月册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长女为燕王妃
虽然是皇家婚礼,但是也要按着风俗进行,多少有些区别而已。
前一天在奉天殿那就预备好了御座。新娘子的礼服也的早早就预备好。教坊司的人也得准备好,用得着的乐器啥的都摆上,省的到时候抓瞎。
等等等……还有好多好多,别以为结婚是件轻松的事情。
好了好了,那都是朱家该干的事儿,朱棣和他爹忙乎他们的,咱的徐家也消停不了。
提前天徐爹就回来了,心情嘛,说实话有点复杂,毕竟是嫁女儿不是娶儿媳妇,养了这么多年的闺女一下子就变成别人家的人了,心里总要有点不痛快的。
不痛快归不痛快,该安排的还是要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