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嫡女不吃素朱棣徐仪华),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这个宅子比起原来的宅子要大很多,屋子里的应用之物也皆齐备,仪华躺在自己的床上,打量着自己的房间,雕花大床,床幔吊垂,案几,绣墩,甚至还有一个不小的梳妆台,镶花的铜镜摆在上面,已经很有闺房的样子了。
听陈妈说,这屋子里的物件,皆是上好的楠木和檀木制的,仪华对木头没有研究,不过看陈妈的神情,就知道这些东西,恐怕价格不菲。
仪华翻了个身,新做的锦缎褥子又滑又软,十分舒服,她索性趴在上面,一边感受丝绸的柔滑,一面考虑着原来洪都的宅子是卖掉划算还是留着以后改成店铺划算。现在家里佣人不少,但是能放出去经营生意的就没有了,仪华想了想,还是卖掉省心些。不过现在还不是卖是时候,如今战事不断,兵荒马乱,卖宅子也卖不上好价钱。等一切平稳了再说,不划算的买卖仪华不愿干。
陈妈拾掇完屋子东西,回身见小姐趴在大床上,小屁股撅的高高,一动不动,以为这位小姐又在做什么新动作,上前一看,才知,睡着了。
仪华近三岁了,当然,这是虚岁,按着仪华自己的算法,她现在还不到两周岁。比起同龄的孩子,显然聪明许多,陈妈发现,这小姐鬼精鬼精的,该懂的,不该懂的,她似乎统统懂得。
虽然搬了新家,而且比原来的条件好许多,可谢氏依旧郁郁不欢,仪华理解她,虽然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谢再兴的反叛迁怒与徐家,可是亲爹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了,这事换了谁也高兴不起来。徐达又不在家,随着吴国公天南海北的抢地盘去了。
哦,对了,最近仪华才知道,吴国公就是朱元璋,她一直以为老朱同志是一开始就当皇帝了呢。
不怪仪华弄不清楚,这个时候,全国上下满地都是头领,今天这个头领心血来潮封自己为汉王;明天不知从哪又冒出个吴王;后天又有人觉得当王不过瘾,干脆再加几笔,就成了“皇”。想把这些头头脑脑都记住,还真挺费神的。仪华倒是有窍门,她只记住元惠帝和明太祖就OK了,其他的人都是浮云啊。
这日仪华醒的颇早,应天的冬天也不十分冷,过了二月外面便是一派春景了,陈妈进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件新衣裳,仪华看了看,是一件蜜粉色的织花夹袄。天气回暖了,也是该换衣裳了。任由陈妈为她梳洗之后,仪华换上了新衣裳。不管多大,不管什么朝代,喜欢新衣裳是女人的天性。仪华踩在绣墩上对着铜镜看了又看,只看到一个胖嘟嘟的粉红娃娃。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脸蛋,真是够胖的,不过拍起来手感很不错。其实仪华喜欢尖尖下颌的女孩,那样才媚气,最好还是凤眼,向上翘起的那种,再加上点点红唇,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自己现在这个样,大眼睛,圆圆脸,虽然也是点点粉唇,却是可爱有余,媚气不足。
仪华看了看自己在关节处胖出肉坑的小手,离十指尖尖得有多大的距离啊?不由得有点忧伤。要不自己少吃点,减减肥?这个念头很快就打消了。这年头,医疗水平不发达,中医中药讲究的是调理、扶正、祛邪,说白了靠的还是自身的抵抗力。为了臭美,牺牲好体质,实在划不来。
胖就胖吧点吧,仪华如是想。
吃了早饭,仪华本来想和谢氏说说话,逗逗她开心,却不想谢氏却去换了一身衣裳。仪华看了看她,道:“娘,出门?”
谢氏笑着将她抱起,道:“仪华怎么知道娘要出门?”仪华歪头道:“新衣裳。”谢氏伸手捋了捋女儿鬓角的碎发道:“你这丫头,要成精了,今天娘要带你去国公府。”
国公府?那就是朱元璋的家呗?仪华应了一声,有点紧张。
男人们都被朱元璋带出去打仗了,剩下一群家属,朱元璋的老婆要负责安顿好。今天没什么事,她就把徐达的家属请来了。还特意嘱咐一下,一定带上你家千金,听说是个十分聪颖的丫头呢。
国公府没有仪华想象的大,也并不十分奢华。基本上和自己家的新宅子格局差不多,无非是多了几间屋子,地方大了点。仪华并没什么兴趣看,这年头,房价还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陈妈抱着她,跟在谢氏身后,谢氏跟在小厮身后,几个人一溜,跨了几道门,穿过廊子,就到了后院子。院子里漫种了花草,翠柏茵茵,曲径之侧便是一个八角的亭子,谢氏随着小厮至亭前,见亭子里端坐着一个妇人,上前俯身施礼道:“见过国公夫人。”妇人忙起身相扶。
谢氏起身,但是还没完,她把仪华从陈妈怀里抱到地上,说:“仪华,去拜见国公夫人。”
仪华上下打量着亭子里的妇人,三十几岁的样子,细眉和目,穿戴并不华丽,却不失贵气,想必就是朱元璋的夫人了。那就是未来的皇后娘娘,很有必要和她搞好关系。毕竟有个不省心的外公,万一发生是么事,留个好印象,也许就有转机呢。
她毫不吝惜自己新长出来的牙齿,咧嘴一笑,露出满口小白牙来。事实上,不是仪华嘴大,而是她只长了八颗牙齿。想了想,在来这的路上,谢氏曾嘱咐过自己,见到国公夫人要怎么施礼。仪华其实不想跪下,不过这个时候,下跪,其实和鞠躬行礼差不多。再说,对仪华来说,在前世,马皇后已经作古多年,……跪了吧,不吃亏。
国公夫人看到仪华,穿了一身蜜粉色的夹袄,圆滚滚,胖嘟嘟的,样子不是十分出挑,却极惹人喜爱,伸手扶了,叫人把事先预备好的镶玉的金璎珞项圈赏了,仪华谢了赏,方才起身。
马氏将她叫到近前,仔细端详了,问谢氏:“有三岁了吧?”
谢氏笑着答:“还没到三岁,不过也快了,过了五月节,便满三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