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文是山川兄对拙作的评论,酒徒非常荣幸有这样的读者,有女同车、山川这样肯静下心来,在酒徒编织的故事里留下一点思索的读者是酒徒坚持不懈的动力。《明》里边,很多问题作者自己都没有答案,读者思考了,作者的心愿就满足了。
也谈《明》中明之发展之发展(对有女同车兄文中意见的拙见)-山川
有女同车对与《明》中的种种问题可一说是一针见血,实在是意义深远,应该给酒徒大大很好的启发,也许这正是酒徒大大久不更新的一个原因吧(笑)。
因为老不更新小子我也按耐不住,来此灌灌水,给各位大大解解闷。也提出一点小子不同的意见。
现在在《明》的主页里的投票引起好多人的争论。引用badmintonboy兄所言就是在争论是法国式的革命好还是英国式的改革好。但是badmintonboy兄的一句话一语中标:在没有形成一个中产阶级的时候,任何一种模式应该都不成熟的吧。
一、三农问题在《明》中
确实在《明》的世界中怀柔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且因为武先生的原因怀柔的萌芽起点从科技的含金量与对事物的认知上远远高过现实。但是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怀柔出现的仅仅只是萌芽。而怀柔的面积在占当时的明帝国面积的多少呢?就算把整个北平都算上我想得出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也是不成比例的吧。以北平的工业发展吸收当时全中国破产农民我绝对不担心工人太少而担心破产农民太多。当时的中国文人虽然还没有被八股文侵蚀但尊儒怕也是国之大势。在中央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才会大力推行新军。注意仅仅是推行新军,在政治结构,经济模式上虽然有小的变动,但大体上仍然是秦汉唐宋之根本。而且这种变动除了海关和国库存银变存金外范围也控制在北平。根本没有也不会有推广全国的趋势。毕竟一个新的事物出现要想让人平静并马上接受不是一个容易的事。而且新政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新政过程出现的种种不利统治的事情如果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按照《明》中怀柔的发展方向和速度那时只怕早就出现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标准化,规模化了吧。而且当人们对土地的依赖不再时,中国农村多生的传统只怕也会被颠覆吧,毕竟现在还有哪个没有土地的工人狂生他4、5个孩子以保障劳动力的?(如果你不知道农民为何多生而演变出中国喜好多生的传统的话那就去多问问吧)那又何来的人口狂增?
二、轻工业、重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做出了产品干什么?当然是卖了。如果卖不出去了怎么办?卖的更远,如果更远的地方也卖不出去了怎么办?再卖的更更远。不好交通到不了那怎么办?先不谈在一定时期内北平的生产力是否能够满足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半岛,可能还有一部分欧洲市场(这不是不可能的,只是它的输出量不大,也及有可能会催生另一种情形,以后再说)让其达到彻底的饱和。(至于为什么是一定时期内前文以有论述,当然了我说的产品是轻工业制品毕竟当时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重工业除了军工外。而军工不太可能开放的如此之快)这时就会出先两中情况:一、当产品因为交通的原因而不能卖的更远时人们就会思考并解决问题,毕竟在《明》中不是只有武安国一个人有脑子。有了要解决交通问题的需求自然就会有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它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发展快的地区先行(首推北平)→连接主要城市的公路(及有可能得到政府支持,因为好处明显:朝廷调兵及传递信息速度更快)→覆盖某一区域的省级公路(购买力强的省、市,例如:北平、江苏、浙江,战略重要的边区,例如:长城沿线,急需开扩的市场,例如:辽宁和与朝鲜、女直各部交界的地方等,先行然后各地依照发展速度及规模逐渐普及。)
当这些也不能满足发展的时候肯定会出现模仿朝廷驿报制度而在民间出现民用邮政的雏形。民用邮政的出现是为满足什么需要呢?这就牵扯到了第二种解决生产过剩的方法:
众所周知市场可以按照买卖双方谁作为主导地位而划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现在的北平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不管捣腾出的是什么玩意不用愁销路,只管拼命生产就是(一北平一市的能力拼命生产又能生产多少呢?)当市场真正出现饱和的时候(不管卖哪都卖不出去了包括欧洲)恐怕商家就会自然的想到怎么做,做什么才能满足消费者?只要有一个商家开了此例,那么这一市场终将变为买方市场。而买方市场中对与商家最中要的就是信息,出现邮政也不足为奇。而且其经济销售模式必然会呈现内向→外向→再内向→再外向→最终同步(毕竟有新东西当然是从国内开始推广了)而要想达到这一模式又需要多长时间?不要告诉我给我十内我当完成一切!而在这段时间内明帝国的农业就真的是毫无建树?
再说轻工业的地位问题,当你在日常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它的时候你还能否定它的地位么?现在北平已经形成了但凡有新东西就必然会先向政府输入的惯例那么政府在日常生活中能离开那些动西么?(夏天不让你开空调,冬天不让你用暖气、做饭不让你用炉子、出门不让你坐现代化交通工具看你不疯?)这种情况下我倒想不出会有什么发展失衡?要说真有失衡只怕也是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跟不上轻工业的发展速度的失衡。(重工业发展所要求的资金、技术的支持远非轻工业可比自然发展的难度也大大增加。而偏偏重工业是国家支持的所以产业格局的巨变不大可能。)
三、商人、金融、保险、投机和外财
先说靠什么来保护自由竟争的火种。实际上不论燕王是否愿意,他本身的政治前途已经牢牢的与北平新政的成功与否捆在了一起。而切按照《明》的发展他本身很可能成为北平利益在朝廷中的政治代表。这难到不是保护伞?从股票的开盘起,实际上燕王的经济利益就已经和金融有了联系。这种联系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深。别的地方不好说而在北平,金融资本的国家化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因为燕王也会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受害者。至于外财嘛,在整个国家仍然以儒家思想为主题思想的时候偶尔为之也许无妨,经常来嘛恐怕……
再说了放眼东亚、东南亚又会有多少外财呢?毕竟最富的好像是中国吧。最后我还要再次强调当时的明帝国只有资本主义萌芽而没有资本主义,要想将社会从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必会有一场革命(古往今来的历史都是左证)而革命无论规模多大、时间多长都将是一场明帝国内部各个势力的大洗牌。在这个大洗牌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都将被隐藏和搁置,而许多矛盾也将爆发,哪还有时间关注外财啊??????
简单来说女人同车兄犯了一个简单的哲学错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呵呵……
一点拙见,纯属游戏之作。欢迎各位高手砸砖,希望在砖头猛砸的过程中小弟也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