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之天启帝),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由校听了曹化淳介绍了制造玻璃的所需原料的价格后,他就发现纯碱非常贵。原来此时的纯碱都还是天然碱,名字叫碱面或者口碱,上都是出自长城外的蒙古的碱湖,并在以张家口为集散地再转卖到北方地区,价格非常高。而且天然碱中的杂质非常多,朱由校倒是知道有办法可以对其提纯,只是现在蒙古并不受明朝控制,甚至还经常与明朝为敌。只能通过商人交易,如果玻璃想成规模制造,这样就出出现很大的问题。
既然天然碱不能指望,那么就用其他东西来制造纯碱。成规模的制造纯碱的方法,后世无论是历史中还是化学中都有提到,一种是我们中国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另一种是比利时索尔维发明的“索尔维法”。两种办法都是制造出纯度比较高的纯碱来,而且价钱非常便宜。
两种方法都是用食盐氯化钠、氨水、二氧化碳等原料来制造,并利用碳酸氢钠在室温下再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使碳酸氢钠沉淀析出。然后把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得到碳酸纳,这样生产出来的碳酸钠的纯度会非常高。
差别在于“索尔维法”得到另一个产物氯化氨后,再石灰水溶液氢氧化钙和氯化氨反应,重新得到氨水并生成氯化钙。而“侯氏制碱法”在得到氯化氨溶液后,加入食盐氯化钠后让温度降低,氯化氨可以直接析出成固体为化肥。“侯氏制碱法”优点是,副产品是氯化氨是化肥,食盐的利用率很高。
可眼下,朱由校缺不知道如何大规模生产氨水。“侯氏制碱法”虽好,可是如果氨水不能大规模制造生产的话,可以反复利用氨水的“索尔维法”无疑更具优势。他打定主意,先用“索尔维法”生产纯碱,以后想到生产氨水的办法后再说。
朱由校想想了先进行实验所需要的原料清单,列了一份给曹化淳让他明天一早就外出去寻找。食盐石灰石都容易找到,但是氨水稍微有点难度。氨水和盐酸就不好找了,而且关键是这两种东西朱由校要和曹化淳解释,因为曹化淳完全不知道这两种东西是什么。
氨水有刺鼻的特点,还好解释些。可是盐酸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明白,最后朱由校实在没办法把盐酸换成醋,让去曹化淳去多找些醋来,醋中有醋酸虽然酸性比盐酸差些,倒也可以代替盐酸。
安排完后,朱由校就去休息了,一觉到天明。上午还是要例行的批阅奏折,可是因为曹化淳外出去寻找原料去了,没人来读奏折。他只能自己硬着头皮的自己去看,其实繁体字对于他并不是大问题,问题关键是句读。看习惯了后世带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再看全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的文章真是崩溃。看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大臣养成写奏折直接句读开的习惯。
好在大部分奏折都只需要他例行的看下就罢了。花了半个时辰他看完奏折之后,看曹化淳还没回来。他就直接去了盈利监,看看昨天要高时明他们快点准备开工的玻璃设备制造如何了。
到了盈利监,高时明正忙的团团转。酒精的十套设别还没完成,又要开始
制造生产玻璃需要的设备了。只有昨天实验用的那套设备,从实验搬到盈利监那套设别在生产。
朱由校在盈利监呆了一会就发现一个问题,虽然高时明让生产酒精、烈火酒、甘霖酒和玻璃的人大致分了区域,可是仍然不少人没有具体分工,四处帮忙,显得有些乱糟糟的。这样不是办法,必须把各个生产的人按生产的东西不同进行严格分工,生产场地也要分开。现在就这几样还好,后边要生产的东西多了,这样根本不是办法。
“这样不行,太混乱了。生产的一种东西的人应该专门负责一种东西,生产一种东西的人也要进行分工。另外生产这几种东西,场地也要分开,生产的每种东西成立一个厂。”朱由校对高时明说到。
“奴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皇城内都已经被朝廷和内宫的占满了,就算有些地方,也安排不下这么多人。奴婢现在的人手也不够用,奴婢可不可以从匠户或者农民中招募些人来?”高时明其实意识到问题,现在皇上问他,他就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高时明一说,朱由校一说才意识到有些人之所以是到处帮忙,原来是因为三套酒精设备投入生产后,派给盈利监的宦官已经严重的人手不足了。这才几个物品,而且生产酒精的设备和玻璃的设备还没完成就已经这样了,后续朱由校计划中还有数个项目要生产呢。必须要雇佣平民来做工人,想到这里他不由的感叹,大明的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工人要诞生了。
平民进入皇城是有严格限制的,而且皇城内的确衙门邻里没多少闲地了。把这些生产场地放到皇城显然是不合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