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闽南童年节目),接着再看更方便。
蜂巢山海拔仅有60米。厦门地方志书《鹭江志》记载:“蜂巢山,去城南三里,高悬如蜂巢。”山名的由来说法有二:一说山上早先野花遍地,招引成群的蜜蜂在这里筑巢繁衍;另说山巅原有一块巨石,形状酷肖蜂巢而得名。
两说似乎都不大靠谱,五老峰连同蜂巢山一带都是我儿时撒野的地处,那时土蜂和马蜂等野蜂都难得一见,更无半点蜜蜂的踪迹,所以本人小小年纪就对蜂巢山名不副实颇有意见。另外说山上巨石酷似蜂巢也是扯淡,野蜂的巢穴随依附的地处而建,奇形怪状,哪有什么固定的形态。
不过儿时蜂巢山劈出的沙石路是厦大前往厦门市区的必经之路,上坡下坡相当陡峭,人力三轮车是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上坡时三轮车夫十分吃力,父母亲都要我们一起下车步行,等到了坡顶才再乘坐。尽管半个世纪来几经修削,改沙路为柏油,坡度大减,但那坡的感觉依旧存在。
从厦大出发,经过蜂巢山那段坡地,随即就有一个条岔路拐到厦港去,这条路不知什么时候取了大名,叫“蜂巢山路”。此路沟通了思明南路和后来修建的大学路,三条路形成了一个“工”字,当然这个“工”字形状上是相当的变形,两横很长,神龙不见首尾,中间的一竖就是“蜂巢山路”,直通通三百米的架势,这可能是厦门最短的一条有大名的路,也可能是鹭岛最有滋味的一条“山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蜂巢山路”上最有影响的是“渔民俱乐部”,周边乃至厦大一带的居民,都对这家放电影的俱乐部趋之若鹜,新中国最初40年的所有国产或进口的影片几乎都在这里放映过。不过随着电视特别是彩电的普及,影院大受影响,渔民俱乐部更是首当其冲,尽管它曾经与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海味大厦”和“鹭台宾馆”并肩成为“蜂巢山路”上的三大建筑,但最终还是淡出历史的舞台,被拆得不知所终。1978-1982年我在厦大外文系读书时,经常和夏军、曾雁等同学溜去该俱乐部看特殊时期后的“复映片”,还写了一篇《渔民俱乐部》的散文。本世纪初年,上海出版了一部分量很重的纪实文学《他们的岁月》,反思共和国残酷的政治运动,一版再版,作者彭小莲是“胡风分子”——彭柏山的女儿,该书引用了我的这篇散文中关于彭柏山在渔民俱乐部看电影的两段细节描写。我现在手头的这部《他们的岁月》就是彭小莲签赠的。落难厦大的作家彭柏山1962年曾经在这里摸黑看了一部他爱人朱微明翻译的苏联故事片,“渔民俱乐部”因此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岁月》里。
可能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半洋楼一半旧屋的“蜂巢山路”绿树成荫,冬暖夏凉,人气十足:路边的小吃店、面包店、杂货店一家连着一家,白天黑夜生意都很兴隆,特别是“厦港卤味”大名鼎鼎,口碑不错的市井名牌,那令人垂涎的卤汁成功地从这里飘香岛城街巷。
路腰一株盘根错节的老榕树下,成了沙坡尾一带的老人们泡茶休闲的好去处,穷人富人一盘棋,其乐融融;每每夕阳西下,蜂巢山路变身成为连绵全街的地摊夜市,小贩小商云集一路,浓浓的人性化如化开的彩墨……
“蜂巢山路”尾部有一个不大起眼的巷口,直通“大学路菜市”,在这条弯弯曲曲的长巷里可谓“藏龙卧虎”,各种价廉物美的闽南经典小菜一摊连着一摊,从酸菜到海蜊干,从碗糕到“帕米尔”,应有尽有,可是家庭主妇的最爱。
蜂巢山路尾原先有好几家茶叶小店,现在大多改换经营,或油条炸枣,或蜜饯甜食,只有一家“杰锐茗茶”幸存,我进去探望时吓了一跳,里面居然有店主和我的大幅彩色照片,我想起来了,大约在5年前,我应邀担任“厦门茶艺小姐大赛”的评委,店主也参赛并入围,无论是合影还是照片的悬挂,当时都征得了我的同意,谢谢店主高看,但愿这萍水相逢的茶缘,能给小店带来好运……
“蜂巢山路”,厦门最有滋味的“短路”,呵呵,老夫不经意间把“短路”一词恢复成了它的“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