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江东霸主众望所归孙策),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宴依然在陈府的客厅举行,陈府的婆子,丫鬟,侍人有的抬来桌子,?33??的端来酒菜,有的负责掌灯,还有乐人拿着乐器悄悄走入了客厅侧室,纱帘之后,一番忙碌,酒宴在一刻钟后,开始了。
一首《百灵曲》拉开了夜宴的序幕,琴瑟笙箫,鼓乐齐鸣,乐声如绵绵细雨,柔而带莎,非常好听。
刚刚的话题被短暂的冲淡了,几个宾客,包括坐在下首位置相陪的陈登和陈应也听得如痴如醉,大概是新年前夕,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好,所以,听了这幽美的乐声,也会变得更加安宁吧。
尤其是这首《百灵曲》,相传此曲起自江南,是一位隐士为他的亡妻谱写的,已此曲祭奠自己的亡妻,可曲终人散,悲中又带着惋惜,惋惜中又带着一股子看破红尘,从此不再留恋之态,故此,百灵曲在江南一带非常盛行,即便是江北地区,大户人家也会经常拿来弹奏,招待宾客。
即便再美的曲子,也有弹完的时候,当琴音落幕,笙箫失声之时,朱俊等人依然眯着眼,摇头附和很长时间,直到萦绕在客厅里的琴音彻底消失,才意犹未尽的睁开眼睛。
这时候,刚刚在客厅弹奏的乐人们走出纱帘,向着自家老爷和几位客人微施一礼,而后退去了。
这些乐人中,有很多是从青楼临时聘来的,演奏完,也就该送回去了。
虽然意犹未尽,可是曲终人散,曲子听完了,几个人的心思,又渐渐回到了陈登之前说过的那番话里,黄巾道教的起源到底如何,陈登所说的故事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大家并不是完全关心,毕竟大汉朝不是纸糊的,岂会是一些道教妖人所能推翻的?
而他们所在意的,是陈登后面说的那番话,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会印证黄巾教必然起义,天下必有一战,甚至劝说陈登弃笔投戎,而陈登之前所念出的那几句诗,何等气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不正是一名百战将军所应该有的感慨吗?
可这首诗偏偏出自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而且,又是陈登转念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这几句诗,几个人从前都没有听说过,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出自那个孩子的口吻,正因如此,朱俊等人才更感兴趣。
朱俊刚刚夹起一口菜放进嘴里,轻轻咀嚼,吞咽后,朱俊掩去脸上的困惑之色,拿起酒杯笑说道:“汉瑜兄,我敬您一杯。”
陈珪举起酒杯回敬,又向着张昭和陈琳晃了晃杯子,笑说道:“一起,一起。”
陈登和陈应毕竟辈份不同,只是随和众人一起举杯轻抿一口,等大家都放下酒杯后,朱俊才开口问道:“汉瑜兄觉得,此话真是那个孩子所言吗?”
“呵呵,公伟啊,我这还有一首诗,你可愿意一品?”陈珪所问非所答的笑了笑。
朱俊一愣,而后附和道:“能入汉瑜兄法眼的,一定是名家大作,愿闻其详。”
张昭也附和道:“汉瑜兄,这里面最喜欢舞文弄墨的要数陈孔璋了,您是不是应该请他品一品呢?”
“大家一起听嘛。”陈珪笑了笑,看一眼旁边的陈琳,笑着点点头。
陈琳也正想听听,陈珪能拿出什么好诗助酒,便也不客套的崔一句:“汉瑜兄,别吊我们胃口了。”
陈珪向着儿子陈登一挥手,吩咐道:“元龙,你来颂给几位叔伯听。”
陈登应一声,走出自己的席位,左手拿着一个石碗,右手举着箸,来到客厅中央,在众人面前拿箸轻敲石碗,很有节拍的念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