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中医学基础教材),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及涕、泪等。在机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的范畴。津液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与液同属于水液,同源于饮食水谷,均有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但两者在性状、分布位置及其功能等方面又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津的性质较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液的质地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津与液在运行、代谢过程中,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转化,在病变过程中又可相互影响,伤津能耗液,脱液能伤津,故通常是津液并称。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是多脏腑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素问·经脉别论》将此过程简要地概括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主要通过脾胃、小肠、大肠等脏腑的气化功能而生成。食物入胃,经过胃的受纳腐熟消化,吸收饮食水谷的部分精微。输送于脾,再通过脾主运化及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功能,将水谷精微和水液大量吸收,并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大肠主津,在传化糟粕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使糟粕成形为粪便。胃、小肠、大肠吸收的水液,均上输于脾,其清者经脾运化,即为津液,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可见,津液的生成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1有充足的水饮类食物摄入;2在脾的主导作用下,经胃、小肠、大肠参与而共同完成。因此,若脾气的运化及胃肠的吸收功能虚亏或失调,都会影响津液的生成,导致津液不足的病变。
(二)津液的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通过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而完成。
1.脾气散精《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主为胃行其精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通过其散精和转输作用,一方面,将胃、小肠、大肠吸收的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使津液输布全身,灌溉脏腑、形体和诸窍;另一方面,脾也可以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若脾失健运,津液输布代谢障碍,水液停聚,则会导致痰饮、水肿、胀满痞塞等病症。
2.肺主行水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接受从脾转输来的津液后,一方面,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向上向外宣发至人体上部和形体肌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肃降作用,把津液向下向内输布至人体下部、肾和膀胱等。若肺气宣发肃降失常,通调水道失职,津液运行障碍,则水停气道而发为痰饮,或水泛肌肤为水肿。
3.肾主水《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藏精主水,对津液输布起着主宰作用。一方面,肾中精气对人体整个水液输布代谢具有推动和调控作用,如脾的散精,胃的“游溢精气”,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清泌浊”,都离不开肾阳的温煦和肾精所化元气的激发推动;另一方面,肾本身也是参与津液输布的重要环节,由脏腑代谢产生的浊液,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向下输送到肾与膀胱,经肾的气化作用后,其中的“清者”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于全身,“浊者”下降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排泄。肾对津液的蒸腾气化作用,是根据体内津液的多少和机体的需求,通过增减尿量来调节体内津液总量的平衡。因此,肾之阳气亏虚,也会导致津液输布障碍,出现水肿等病理变化。
4.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津液的输布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推动。气行则水行,保持水道的畅通,推动津液的输布环流。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往往影响津液的输布,使水液停滞,产生痰饮、水肿以及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瘿瘤、臌胀等病证。
5.三焦决渎 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津液在体内输布的通道,具有运行津液的功能。三焦气化正常,水道通利,保证了诸多脏腑输布津液的道路通畅,津液才能在体内正常地流注布散。
总之,津液在体内的正常输布离不开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肾阳的蒸腾气化、肝气条达和三焦的通利。如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津液的输布障碍,产生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
(三)津液的排泄
津液输布于周身,被机体利用后,其剩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的排泄,主要依赖肺、肾、大肠、膀胱等脏腑功能协调配合。津液代谢后废物的排泄,主要通过汗、呼气、尿和粪便等排出体外。由于尿液是津液排泄的最主要途径,因此肾在津液的排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尿液 尿液是津液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中含有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弃物质。而尿液的生产和排泄都依赖于肾,肾主水,司膀胱开阖。一方面,通过肾阳的蒸化,将脏腑代谢后的津液下输到肾或膀胱,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被人体重新吸收利用,浊者成为尿液下注于膀胱,由膀胱气化而排出;另一方面,肾阳的气化和肾气的固摄作用又控制着膀胱的开阖,调节着尿液的排泄。当然,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还与肺、脾、肝及小肠等功能正常与否有关。尿液的正常排泄对于维持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起到关键作用。
2.汗和水气 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体表皮毛,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在气的蒸化作用下,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此外,肺在呼气时也会从呼吸道以水气形式带走一些水液。因此,汗液的排泄和呼吸道水气也是津液排泄的途径之一。
3.粪便 粪便是人体饮食水谷代谢后排出的糟粕,大肠接受来自小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剩余的水液,传化糟粕,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大肠排出粪便时,随着糟粕带走一些残余的水分,也是津液排泄的一条途径。因此,粪便中残留水分过多,则引起泄泻,能丢失大量津液,易引起伤津脱液;若残留水分过少,则形成便秘。
总之,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肺、脾、肾三脏尤为重要。《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若肺、脾、肾的功能失调,则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破坏津液代谢的平衡,从而形成伤津、脱液等津液不足,水湿、痰饮等津液环流障碍的病变。
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为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和排泄废物等。
1.滋润濡养作用 津液是液态物质,源于水谷精微,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所有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之内和组织器官之间,具有滋润和濡养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作用。津液布散于体表能润泽皮毛,使肌肉丰满,毛发光泽;渗入体内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输注于孔窍能润滑孔窍,使口、眼、鼻等官窍濡润;流注于关节,则滑利关节,使之屈伸自如;流注骨、脊、脑能充养骨髓、脊髓和脑髓。因此,津液不足,滋润濡养功能失职,则可使皮毛、肌肉、孔窍、关节、脏腑以及骨髓、脊髓、脑髓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脏腑组织的生理结构也可能遭到破坏。
2.化生血液 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之一,与营气共同渗注于脉中,化生为血液,循环全身以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并有调节血液浓度,维持循环血量的作用。当血液浓度偏高时,津液渗入脉中稀释血液,并补充血量;当机体津液亏少时,血中之津液也可以从脉中渗出脉外以补充津液。由于津液与血液的这种相互渗透和转化,而且又都同源于水谷精微,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使血液充盈,并濡养和滑利血脉,而使血液环流不息。
3.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津液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津液代谢随人体体内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气候炎热或体内发热时,津液化为汗液向外排泄以散热,小便减少,调节体温,从而维持体内阴阳寒热的协调平衡。天气寒冷或体温低下时,津液因腠理闭塞而不外泄,小便增多,从而可以调节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
4.排泄代谢产物 津液在其自身代谢过程中,将人体各处代谢的废物,通过汗液和尿液不断地排出体外,避免了有毒废物在体内的蓄积,使机体各脏腑的气化活动正常。若这一作用受到损害和发生障碍,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产生痰、饮、水、湿、毒等病理变化。另外,津液也是气的载体之一,具有运载全身之气的作用。人体之气必须依附于有形的津液,才能运行输布于体内各处,以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