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中医学专业介绍),接着再看更方便。
■学习目标
1.掌握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2.理解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是辨证求因。
3.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病机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
病因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它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脏腑、气血津液理论为基础,探讨致病因素的特性与致病特点,揭示疾病的发生、形成、演变、转归的机制所在,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病因,是指使人体发生疾病的各种致病因素,即引起疾病的原因。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以及外伤、寄生虫等。
病因学说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
病因的分类,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黄帝内经》把复杂的病因分为阴阳两类。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宋代陈无择在张仲景分类的基础上,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六淫侵袭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比较系统、明确,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目前多沿用此种分类法。此外,中医学还把对人体造成新的损伤、发生新病的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称之为“继发性病因”。
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来推求病因,然后将病因、病位、病理结合起来,指导治疗用药,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审证求因”或“审因论治”。所以掌握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知识拓展
病因一定是致病因素,致病因素不是全部都能成为病因。中医认为发病与正气和邪气的斗争有关,正气战胜邪气才发病。各种致病因素就是邪气,所以只有引起疾病时,致病因素才能成为病因。
一、六淫
六淫又称外感六淫,属于外感病因。来源于自然界气候变化,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是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一)六淫的概念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有太过、浸淫之意,引申为不正、异常。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
六淫与六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这六种正常气候的存在和交替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是说人依靠天地之间的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亦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人体长期生活于自然界,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也产生了对六气的调节和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一般不易使人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已其时而无其气(如春天应温反寒,秋天应凉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热),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是六气还是六淫,主要与机体是否发病有关。气候的异常变化致人体发病,固然应该称其为六淫,但是气候变化基本正常,风和日丽,风调雨顺,也会有人因其正气不足,适应能力低下而得病,此时,对患病机体来说也称为六淫。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 六淫之邪多从口鼻、肌表侵犯人体而发病。例如,风寒多伤于肌表,温邪自口鼻而入。故把六淫所致疾病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3.地域性 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久居湿地多湿病,高温作业多易患火热燥病等。
4.相兼性 六淫致病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感冒、风寒湿痹等。
5.转化性 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化燥伤阴等。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因为外感六淫之邪,而是由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五种病理反映,这五种病理反映的临床表现虽与外感风、寒、湿、燥、火的致病特点相似,但究其原因,不是外来之邪,而是由内而生,故称为“内生五邪”。
知识拓展
六淫致病不单纯为气候因素,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所以从临床实践来看,对六淫病因的理解不能简单认为就是气候的异常。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 风是春天的主气,因四季皆有风,故风邪致病虽以春季为主,其他季节亦均可发生。风邪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风性轻扬,是指风邪常易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而发病。风性开泄,是指风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如风邪袭表,常出现发热,恶风,汗出,头痛,流涕,脉浮等症状。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痹证中的“风痹”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故又称“行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的特点。如荨麻疹的皮疹,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故又名“风疹块”。
(3)风性主动 “动”是指动摇不定。风邪致病具有使人体动摇不定的特点。临床常见眩晕,抽搐,颈项强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
(4)风为百病之长 “长”,首也。风邪为六淫之首,致病的机会最多,致病极为广泛,六淫之中的寒、暑、湿、燥、火常依附于风而侵入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等,故《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
2.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在气温较低或气温骤降的情况下,特别是冬天易形成寒邪致病。因其所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伤寒、中寒两种,寒邪伤于肌表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脏腑者,名为“中寒”或“寒邪直中”。其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故寒为阴邪,阴盛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如寒邪袭表,卫阳郁遏,可见恶寒。寒邪直中太阴,损伤脾阳,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寒邪直中少阴,心肾之阳受损,可见恶寒踡卧,手足厥冷,脉微细或迟等。
(2)寒性凝滞 “凝滞”是指凝结、阻滞。人体气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寒性凝滞是指寒邪侵犯,可使人体气血运行凝结阻滞,不通则痛,出现各种痛证。如头痛,关节疼痛,脘腹冷痛等。其疼痛特点是得温则减,遇寒加剧。寒邪引起的痹证,关节疼痛剧烈,故又称为“痛痹”。
(3)寒性收引 “收引”,是指收缩牵引。寒邪侵入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拘急,可出现恶寒无汗,筋脉拘挛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
(4)寒性清澈 “清澈”是指清稀。寒邪侵袭人体导致分泌物和排泄物清稀。如临床表现为鼻流清涕,咳痰清稀,呕吐清水,小便清长,大便澄澈清冷等。
3.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与其他五邪不一样,暑邪致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如《素问·热论》所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同时暑邪纯属于外邪,无内暑之说。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乃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故属于阳邪。暑邪致病会使人体多表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烦躁,面赤口渴,汗出,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暑为阳邪,具有上升和发散的特性,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可出现口渴喜饮,小便短赤等。大量出汗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出现气短乏力。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为中暑。
(3)暑多挟湿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故暑邪为病,多兼挟湿邪侵犯人体。其临床特点,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伴有四肢倦怠,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等湿阻症状。
4.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正当夏秋之交,湿气最盛。形成湿邪的原因,不仅因为气候,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或工作于水湿环境等,故四季均可发生。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湿与水同类,故属于阴邪。湿邪侵犯人体,留滞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出现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等。湿邪致病,易伤人体阳气。因脾主运化,为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其性喜燥恶湿,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湿邪最易困脾,损伤脾气与脾阳,常出现纳谷不香,脘痞腹胀,泄泻水肿等。
(2)湿性重浊 “重”是指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可导致人体出现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重如裹,肢体困重等。湿邪偏胜的痹证,以关节疼痛重着为主,又称为“着痹”。“浊”是指混浊、秽浊。指湿邪致病可导致人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的秽浊不清。故湿邪为病常见面垢眵多,下利脓血,小便混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湿疮,脓水淋漓等。
(3)湿性黏滞 “黏”是指黏腻;“滞”是指停滞。湿邪的黏腻停滞性质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指症状的黏滞性。湿邪致病多见黏滞不爽的症状,如舌苔垢腻,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涩不畅;2指病程的缠绵性。湿性黏滞,胶着难解,致病后多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较长,如湿温、湿痹、湿疹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性类水,具有下趋、下注的特点。湿属于阴,人体下部亦属于阴,同类相求,湿邪致病多伤及人体下部。如下肢水肿,妇女带下,淋浊泻痢等。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5.燥 燥是秋天的主气。秋天气候干燥,水分亏乏,容易形成燥邪致病。初秋有夏热之余气,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邪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前者偏热,后者偏寒,临床一般以温燥多见。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干”是指干燥;“涩”是指涩滞。燥邪其性干燥,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利的症状。如口干唇裂,鼻干咽燥,皮肤干涩皲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阴受损,宣肃失常,甚则损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
6.火(热)火(热)旺于夏季,但是火(热)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虽然温、暑、火、热四者性质基本相同,但同中有异。
暑与火(热):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即火(热)邪。暑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而火热为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常与他邪相兼,或由其他外邪在病理过程中郁而化火,故有“五气皆能化火”之说。
温与热:均指病邪而言。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两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故常温热混称。
火与热: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其本质皆为阳盛,故往往火热混称。但两者有一定区别,热纯属邪气。火指人体的正气时,称为“少火”,即生理的火;火指病邪时,称为“壮火”,即病理的火。热多为外感,如风热、暑热等病邪;火常为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等病变。
温、热、火三者虽同为一气,但温能化热,热能生火,所以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上炎,故属于阳邪。阳气过盛,热象显著,多见高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火性趋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的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常见舌尖红赤,口舌生疮,齿龈肿痛,目赤肿痛等。
(2)火易扰心神 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性躁动,与心相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
(3)火易伤津耗气 火热之邪,蒸腾于内,最易消灼津液和迫津外泄;又能直接损伤人体正气,或因伤津,气随津脱,所以火热致病多出现咽干舌燥,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并有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等津气耗伤之症状。故有“壮火食气”之说。
(4)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侵袭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和血热妄行的病证。火热侵袭,阳热亢盛,燔灼肝经,劫耗津血,使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出现高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角弓反张等。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出现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量多,崩漏等。
(5)火易致肿疡 “火毒”、“热毒”是引起疮疡的主要原因。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入于血分,壅于局部,气滞血瘀,血肉**,可导致痈肿疮疡,局部具有红、肿、热、痛的特点。故《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云:“痈疽原是火毒生。”
知识拓展
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的区别:外感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因素。内生五邪,是指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和生理功能异常,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五种外邪致病特征的病理变化。外感六淫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则为内生五邪的病机。外感六淫病因所致病证,多为表证、实证;内生五邪病机所致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错杂证。
二、疫疠
疫疠与六淫同属于外感致病因素,不同的是疫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是传染病的致病因素。
(一)疫疠的概念
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又称为疠气、戾气、异气、疫毒、毒气、乖戾之气等。疫者,如徭役之役,无人幸免。疠者,谓此种毒气厉害,非同一般。疫疠引起的疾病称为“疫病”、“瘟病”或“瘟疫病”。疫疠与六淫不同,《温疫论》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有一种异气所感。”可见疫疠虽然也属于外感病因,但与六淫邪气有本质上的不同,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疫疠侵袭人体,主要从口鼻而入致病,也可随饮食入里,或蚊叮虫咬而发病,还可以因为接触而传染致病。
疫疠致病的种类很多,中医学对于各类传染性强的疾病有较深刻的认识,在各类医学文献中都有记载,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猩红热)、天花、霍乱等,这些病名中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许多烈性传染病。
(二)疫疠的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一般来说六淫致病比内伤杂病发病急,疫疠比六淫发病更急。疫疠多属热毒之邪侵犯人体,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重笃,远非六淫所能比。病中常迅速出现高热,扰神,生风,动血等危重症状,某些疫病甚至缓者朝发暮死,重者顷刻即亡,病死率高。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疫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疫疠可通过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在疫疠流行区域,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摸之者,多可发病。致病力强,能导致大面积人群发病,形成瘟疫流行,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如2003年我国发生的**型肺炎,造成全国范围内的流行。
3.疫疠不同,发病各异 疫疠的种类繁多,同种疫疠致病,无论男女老幼,症状相似。如霍乱患者均为饮食不洁引起,患者均表现为发病急,上吐下泻,迅速出现津气脱失,危及生命等相似的症状。不同疫疠致病,临床表现各异。每一种疫疠各有其特异性,性质不同,致病部位选择性不同,导致的疾病也不同,所以有一气一病之说。感受不同的疫疠,则导致不同的疾病发生,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鼠疫、白喉、疫黄(急性传染性肝炎)、艾滋病等。
4.疫疠病后多有免疫性 有的疫疠致病可终生免疫,不再复发。如天花,麻疹,痄腮,水痘等。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并在世界上最先创造和使用了“人痘接种法”,开创了人工免疫的先河。
(三)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气候反常 自然气候的反常,如久旱酷热、水涝、湿雾瘴气等,均可滋生疫疠,且为疫疠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环境卫生不好,如水源、空气污染会滋生疫疠。同样,食物污染,饮食不当,都是疫疠产生和流行的常见因素。
3.预防隔离措施不力 预防隔离措施不力往往会使疫病发生或流行,这是因为疫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人触之则发病。虽然疫疠具有强烈传染性,但如果预防措施及时得力,疫疠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有预防隔离、预防消毒、预防用药等。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疫疠的发生与疫病的流行也有较大的影响。如社会动荡不安,战乱和灾荒,人民颠沛流离,人们的工作环境恶劣,卫生防疫条件落后,生活极度贫困等,易导致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若社会安定,卫生防疫工作得力,坚持“预防为主”医疗卫生工作方针,疫病便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或消灭。
三、七情
(一)七情的概念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情志活动是人们对外在环境的各种刺激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般情况下,情志活动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不会致病。当外界精神刺激来得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时,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承受能力,使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致病直接影响相关的内脏,病由内生,故称之为“内伤七情”。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的精气血。因此,情志活动与五脏有相应的规律。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五志与五脏密不可分,内在脏腑气血的变化会导致情志的变化,而七情异常变化也会损伤相应的内脏,引起七情致病。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于五脏的理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七情的致病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