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煊赫一时是什么意思),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几日的葫芦河川两岸,气氛愈加肃杀。随着西夏的点集,聚集在葫芦河北岸的西夏军队已经超过三万人。宋军当然也不甘示弱,平夏城及附近城砦的马军、蕃兵马军也都集中起来,在葫芦河的几处渡口设防,与西夏军队遥遥相望。
种师中率领亲卫,抵达灵平砦,稍事休息后,种师中披上甲胄,亲卫们打出帅旗,簇拥着种师中从灵平砦出发,当种师中的帅旗升起后,宋军士气为之一震,在平夏城中的蕃人首领吓得赶紧到路边跪拜。
种师中看着这些跪伏在地上,看似俯首帖耳的蕃人首领,淡淡地说道:“起来吧!本帅是来看看仁多保忠的,尔等要尽心戍边,若是生出些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哼!”
等到马蹄声走远后,这帮蕃人首领才敢互相搀扶着起来,感叹躲过一劫。种师中在蕃部的赫赫威名可是一代代种家人用累累白骨堆出来的。
从种世衡被范仲淹委派镇抚蕃部以来,种家三代镇抚蕃部,对于他们的德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尤其是种师中的伯父种谔,对待敢于和西贼勾结的蕃部,一向是异常残酷,如有不归附者,大加挞伐。如明珠策数族反,种谔遣蒋阶潜兵伺之,斩首四百余,酋豪二十九,焚帐落八十,获牛马三千。所俘皆或先刳肺肝,割裂于庭下,客为废食,而种谔谈笑自若。
伯父如此,种师中也不遑多让,对于首鼠两端的蕃部,种师中一向的做法就是派兵屠灭全族,俘虏拉去剖腹挖心,还往往让这些蕃部首领去动手,种师中置酒谈笑,不以为意。
故而这些蕃部首领最为害怕的就是种师中。种师中出城后,高世宣赶紧赶回来,将那天他与仁多保忠相遇的事情告知种师中,种师中一笑,凭他仁多保忠,也配与本帅交谈,不去理会,待刘经略来再说。
种师中已经抵达的消息传遍了沿河的各处宋军营寨和城堡,宋军的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虽然宋军此时的人数少于西夏,但是宋军丝毫不落下风。双方的硬探在葫芦河两岸互相用弓弩打招呼,虽然西贼马术精湛,箭法出神,但是宋军甲胄齐全,其中神臂弩众多,与西贼对射起来丝毫不落下风。
但是双方的统帅还是在约束各自的军队,不得扩大事态。宋夏两军,隔着葫芦河对峙着。种师中当然没有闲着,趁此机会,种师中换了普通士卒的甲胄,抵近观察了西夏军队的状况。
回来后,种师中哈哈大笑,对高世宣说道:“西贼果不复能军矣!”看着高世宣一头雾水的样子,种师中开始给高世宣解释他观察到的西贼军队。
据种师中的观察,西贼军队衣甲不齐,马匹也良莠不齐,说明这些士卒不全是静塞军司的镇军,若都是静塞军司的镇军或者仁多氏的私兵的话,就算甲胄兵器一时不能齐全,至少马匹还是有保障的,不会像现在这样,劣马、驽马、老马都在其中,说明这些士卒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点集而来的。
种师中也大致观察了一下西夏军队的规模,种师中估计西夏军队人数最多四万,偌大一个静塞军司,若是刨去驻守各个城池的守军,点集出来不到四万人,静塞军司如今恐怕连十万人都凑不出来了。种师中还观察到,西夏士卒里有不少刚刚成丁的士卒,也有不少老迈的士卒。
仁多保忠虽然想搞出一个浩大的声势,吓唬宋军,但是没露上脸,反而把屁股露出来了。种师中知道静塞军司的虚实了,更加坚定了他在这里耗下去的决心。
今年宋军虽然是第一年在葫芦河川军屯,有时还有西夏游骑前来骚扰,但是葫芦河两岸这数万顷良田,产出的粮食足够重视率领大军在此处和仁多保忠相持一段时间了。既然仁多保忠要耗下去,种师中不介意和他耗下去,毕竟仁多保忠有近四万大军要养活,兴庆府能给他多少粮食。
在接下来的几天,仁多保忠多次通过亲卫传话,或者传递书信,想要和种师中聊聊,种师中始终对此不予理睬。这让仁多保忠的感觉逐渐不妙起来,数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可不是一件小事情,种师中有平夏城、灵平砦的军屯,还有距此一百五十里的镇戎军的军储。
而且种师中带的,除了一千自己的亲卫之外,都是平夏城附近堡寨的马军和蕃兵,粮食压力本就不大,自己这数万人可是都要静塞军司养活的。虽然党项人自称自己也是游牧民族,但是和匈奴、突厥等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党项人也从事农耕,早期党项士兵主要是以部落组织为单位,平常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出征。士兵作战时通常自备武器和粮饷。
但随着政权的建立与发展,战争频率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单靠士兵自备粮草己难以支撑频繁的战争,因而政府负责粮草供应的占比逐渐增加。西夏士卒如今也和宋军一样,每月需要从朝廷领取口粮,根据宋军审讯俘虏得到的情报。
西夏的军粮供给,分为正军和辅兵,正军相对辅兵得到的多一些,大概正军每人每月杂粮两石五斗,小麦一石七斗,辅兵每人每月杂粮一石五斗,小麦一石,粮食主要是杂粮和小麦,补贴的数量较少,体现了西夏军队后勤供给的特 色,即士兵自备和政府供给相结合,政府承担部分士兵的军粮供给。
仁多保忠此次就算带三万人来,就算都是辅兵,耗他一个月,也是杂粮四万五千石,小麦三万石。对于本就穷兵黩武,缺乏粮食的西夏来说可不是小数字。
而且随着宋军刘仲武率六千泾原路马军来援,宋军更加不惧了,仁多保忠在多次致书种师中没有回应的情况下,亲自率领亲卫赶到葫芦河边上,送上拜帖,约见种师中。
种师中这才看了一眼仁多保忠的拜帖,上写着:下国静塞军司统军使仁多保忠谨拜书于大宋陕西诸路宣抚使麾下。种师中对刘仲武说道:“看吧!蛮夷之性,不知礼仪,刘帅且去听听他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