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呆寻魂之旅),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值午夜的大泽,雾气重新霸占了视野,它裹挟着一切,将身边的世界压缩成狭小局促的帘笼。心情好的时候,这里如临仙境如坐云端,心情极差的小苗哪有这心,她只觉得这里就像宣纸糊的房子,随时会被一阵风吹走,或者被什么东西破门而入。就因为不知道有什么会来,这才最惊悚。
而数步之遥就是深邃未知的空间,哪里仿佛隐藏着太多东西,各种声响从四面八方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放大,越来越清晰。小苗蜷缩在岩石下的泥泞里,茫然四顾望眼欲穿,真心后悔当时没有跟那人去。这个留下来的决定,虽不全是她的主意,但既成事实的结果却是那么的不堪。她觉得近期的思考完全白搭,不光与她的预期相去甚远,还让她吃尽了苦头。一步错,步步错,紧赶慢赶都是错。自责、自怜、自哀这样的情绪,在孤独包围里、在不断传来的声效里,更易占满人的心灵。黑暗中的小苗恐惧孤单,任何风吹草动,都让她承受一惊一乍的折磨。她慌乱地点起第二根火把,已经等不及之前的那根变暗,这里实在太黑了。时间越久,就越觉得暗影里有一张大嘴,仿佛再过一会就会亮出獠牙来。直到身前同时燃起四根火头,她才觉得稍微好了一些。可不久,她觉得身后的岩石也很靠不住,老感觉有什么在那后面。她必须做点什么,于是她奋力爬了上去,她要照亮那里,把那儿变成她心中的灯塔。
慢慢虚弱,最后化作一缕青烟,这是火把的宿命。很快、她手中只剩下最后一支,正慢慢化身为‘卖姑娘的小火柴’。
她开始更加期盼那个人快回来。于是她更依赖光,于是就有了光。
那是一颗绿豆大的光亮,它飘渺而至,看见她就立马的熄灭,干脆得不行。接着是那个男人,笑嘻嘻地缓步走来,完全看不到一点应有的担心。这让她泪流满面的愤怒起来,只想暴跳、狂躁、完全无法抑制。
阿呆凝视着梨花带雨的小苗,十数根熄灭了的火把围绕着的她,像一道残破的篱笆。破烂的衣衫,脏兮兮的小脸,无处不在诉说她的无助,浑身上下道不尽她的凄凉,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幅无比令人怜惜的画面才对。
可她正叉腰站在那里,手中撰着因过分燃烧而仅剩的一截短棍,任谁都能看出她在怒火中烧。配合着黑锅底的面庞,血脉蓬张的神情,满弦八音盒般的口齿,让某人仿佛掉落执掌家法的祠堂。这位爷有那么一阵恍神,唏嘘于错捡了某人的同类。天、都到这份上了,女人依然会选择先发飙,这是怎样的一口气在啊。
若想让一个女子安静下来,唯有行动。对、立马行动。
连拉带拽,绕山而走,这就是阿呆的行动。
此次的准备已经不能再齐全了,可意外也太多了点。原路,用脚趾头想都出不去了,那就只有向前,就要绕过这座山。
铁环里的竹制火桩已然告罄,只剩下手执的火把,那也不过三十几根。能不能坚持到脱险,全靠这些东西,只能省着点用,二人共享一只火把就成了必然。不想走也得走,不想挨着也得挨着。
望山还跑死马呢,绕山而走哪那么容易,这一出发就是长途跋涉,小苗的身子骨成了最大的短板。常言道:木桶装水多寡,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以此类推,能跑多远,取决于受伤的那条腿。
阿呆搀着小苗,不如说架着或者拎着更合适,稍微一起急,就把人家拖在地上。急躁和鲁莽是对连体儿,一旦滋生就很难掰开。两人一心都想尽早脱困,这是标准的志同道合,本应很容易达成默契,但当下的情形别说心生芥蒂了,简直就是别扭到了极处。阿呆对自己拙劣的表现也很恼火,他发现自己好像真的不会照顾人,尤其是受伤的女人。护花使者这行当,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
眼看小苗又瘫坐在地上,这么拖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既然已经搞砸了,那再砸碎点好了,看人家猪八戒是怎么干的?于是,小苗很悲催的成了那个媳妇,被麻包一样背在身后,什么授受不亲早就该扔了,难不成还抱着?再说了,自己早都落草为寇了,还装什么装。
要说,这背人也是需要默契地,被背的也要夹紧用力,要不动作稍大点就会往下出溜,小苗就虚弱的像条泥鳅。几番折腾也没走出几里,某人的后背就成了黄油打蜡,滑不留手。阿呆一咬牙就换成了肩扛式。
这下终于是顺手了,小苗就遭了罪,不光遭罪还让人憋屈。大头朝下不说,还永远能看见阿呆的屁股,一颠一颠地直打脸,也不知这家伙在哪里骨碌来着,就数这块最埋汰。当然,自己的屁股也好不到哪里,还就在阿呆脸庞,换肩的时候被那人抓在手里,姿势不对还有意无意揉捏一番。这、这都丢老人了。
小苗很委屈,眼泪像堵不住的小河,走一路流一路,也不知道平时那些泪水都藏哪了。她只知道,原来这才是此生最高难度的哭泣。脑袋一阵阵充血的眩晕,胃部也跟着抽抽,好在上一次吐得够干净,就剩点酸水和鼻涕。
阿呆很累,亡命了一宿,背上还杠了一百多斤,腰酸背痛腿抽筋,这就要缺钙,哪还有一点背媳妇的乐趣。好在有小山牌学习机,再也不至于迷路了。
渐渐的天光微露,想必一夜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过去了。堪堪转过山脚,面前雾气越来越淡,越走越是豁然开朗,直到一片碧绿的青草地呈现在眼前。竟然真就这么走出了大泽。
猛回头,那座石山就在身后耸立,却将天威阻隔。一山当关,山南山北犹若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此时才露半山真容。那山形如熟透的蜜桃,峰端开裂处,一条好水正挂前川,顺山势滚滚而下,横亘在草甸之间,九曲十八弯的。正应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奔流到此不复还’。呵呵。
原来图上暗藏的那两段水线,是发源自同一座山上的南北两条小河,北麓的那条水势积蓄还不够,再下几天雨,或许才会突破地势涌出山谷。南麓这条却是一直都在。‘哎--阳关大道在这里,老子却偏偏选了独木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